-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農民陳殿堂的知道與不知道
10年前多哈一槌定音時,豫東柘城縣的西陳村正是冬閑季節。
10年過去,54歲的陳殿堂仍說不清世界貿易組織、WTO是什么,是否一回事。2001年底,他沒有像專家學者或時任總理朱镕基那樣,擔心中國農業會因入世受到嚴重沖擊。他也不清楚,入世意味著農產品進口平均關稅要從多少降到多少。
他能想到的,就是多打糧食,多種賺錢的經濟作物。8畝耕地,冬季種小麥。10年前,每畝麥子產700斤,現在近1000斤。“種子一年一換,肥料跟得上”。小麥價格穩中有升,每斤從六七毛漲到1元左右。
糧價為百價之基,農業穩百業穩。陳殿堂看電視得知,2004年起我國糧食生產實現“8連增”,今年全國糧食總產5.71億噸,又創紀錄。這10年,和他的小麥增產一樣,國家的農業經受住了入世沖擊。與之相應,近些年中央一號文件,無不事關“三農”。
入世、中央一號文件、糧食增收之間有何關聯,陳殿堂說不清。他感受最深刻的是,現在種地“不繳公糧”了,還有補貼。2006年起,全國取消了農業稅。2009年起,每畝每年補貼100元左右。
秋季莊稼種棉花每畝補貼15元,種玉米每畝補貼10元。這些補貼他每年都領,但不清楚為啥補,也不知為啥種棉花補得多。更不知道,國家“反哺農業”背后,這10年,中國農業貿易依存度由15%上升到了20.2%,其中,大豆、羊毛、棉花等尤為突出。
他不知道,近10年以及未來,農業穩定、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國家緊繃的一根弦。但他知道,“種棉花的越來越少,年輕人都不愿意種地。”
莊稼地不再是信息孤島,村民嘴里也會蹦出“金融危機”這樣的詞匯。2008年底,陳殿堂從返鄉者那里得知,玩具不好賣了,卻不清楚和他最相關的糧食,國際行情劇烈震蕩。
這10年,全球糧價經歷了一輪“過山車”。陳殿堂不關心國際,只是種地。
專家做好預警,政府制定好政策,農民種好地。各安其職。這讓中國農業在10年“過山車”中走得很平穩。雖平穩,形勢卻依然嚴峻。(記者陳振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