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的一天,一家負債網絡公司的老總羅渝,開始在網上撰寫他的小說《上清寺在哪里》。該小說在天涯和大渝網上連載,共30章,引來網友熱捧。
●2007年12月,重慶出版社將小說結集出版。首印2萬冊,書名改為《失蹤的上清寺》(以下簡稱《上清寺》)。
●2008年,羅渝和國內的一家影視公司簽訂協議,正式確定將這部網絡小說搬上電視屏幕,目前該劇進入選角階段。
●現在,老羅正在籌劃《上清寺》的網絡游戲,預計明年啟動。
而羅渝也通過這部網絡小說,賺足百萬,將公司扭虧為盈,成為名副其實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個神話是怎樣誕生的?其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故事?記者對作者羅渝進行了專訪。
為了公司活下去,被逼寫小說
寫《上清寺在哪里》前,當時39歲的羅渝是一家旅游網站的老總。這其實是他最落泊的時候,他的公司只請得起一位員工,而且欠下百萬元的債務。
入不敷出,老羅希望能通過網站的轉型,尋找到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老羅虛構了一個測試命題:如果有人來找我,做一個城市旅游文化的推廣,我該怎么做?“其實我的思路是很清晰的,要讓人關注這個話題,寫網絡小說連載是最便捷的;要寫讓人關注的小說,要增加共鳴,最好能加入尋寶;最后一定要找合適的網站把小說推出去。至于我為什么要寫《上清寺》這個題材,其實這是我從小的一個疑問,上清寺應該有一座寺廟,這座寺廟在哪里呢?這就是我選擇這個題材的動因。”
這個測試老羅準備只做一周,但一寫起來就得到大量網友的關注,最后就停不下來了。
羅渝的網絡營銷策略:
寫網絡小說的理念是,“給網友看,寫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這樣才能有共鳴。其次要互動,要讓看小說的人都參與進來。此外,地域上的共鳴也很重要,所以用了很多方言。”
《上清寺》出版之
我不適合談價,我找人談
在網絡連載的過程,十幾家出版社陸續找到老羅,希望能把它出版成書。對方直接就說:“你開個價吧!”老羅一下就懵了,“我從來沒有出過書,我怎么能開出價?”老羅于是找到一個上海的圖書經紀人代他談,經紀人提成。
老羅雖然不懂出版,但他拒絕了出版《鬼吹燈》的圖書公司。在他心目中,重慶出版社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因為他覺得書應該先在本地打開市場。很快,重慶出版社就向老羅伸出橄欖枝。在營銷上,出版社也接受了老羅的意見,重點放在重慶市場,引入互動,帶領讀者去尋找書中描寫的場景,重慶出版社負責人表示,“該書在重慶的銷售已經達到5萬冊,長居重慶書城文學類圖書銷售排行的前三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