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榮
1963年出生于江蘇揚中市普通農家的施正榮,挨過餓,受過窮。7歲開始用竹子編暖壺殼賺錢,每個可以賣5分錢,一天能編12個。1979年他考入長春理工大學,后考入中科院上海光機所讀研。1988年被公派到澳大利亞留學,一天打3個工,起得比公雞早,睡得比狗晚。14年之后,他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為澳大利亞太平洋電力有限公司的技術執行董事,年薪20萬美元,在悉尼擁有3套別墅,全家和岳父都搬了過去。
在如此優裕的生活條件下,他卻回國創建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他說:“一個企業家如果不愛國,根本談不上優秀。”
2006年1月10日,在美國上市的尚德股價沖破30美元大關。同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上,施正榮以22億美元的個人財富,名列第350位,是內地華人之最高名次。
生命中的三次敲門
施正榮生命中的幾次轉機都是從敲門開始的。
1986年2月,讀研的施正榮聽說小學老師喜得貴子,忙登門祝賀。按了門鈴,一個面容清麗、溫柔婉約的女孩子出現在他面前,他眼前一亮,心中涌起一股久違的親切。女孩很禮貌地請她進門,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閨秀的韻致。一年后,這兩個來自完全不同家庭的年輕人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那時,連施正榮都覺得這一切如同做夢,他拿自己1.70米的身高調侃:“唉,我要是再高一點就好了!”妻子張維說:“你有碩士學位,就是在腳底下墊了一塊磚。其實決定你高度的不僅僅是身體,還有你的能力。”施正榮由此懂得一個人的內涵有著無限豐富性,這才是最能體現個人魅力與價值的地方。
他生命中第二次重要敲門,結識了“世界太陽能之父”馬丁·格林教授。在新南威爾士大學學習物理專業的施正榮學期將滿,希望導師為自己提供一個繼續深造的機會,導師向他推薦了光學專家、科研經費充裕的馬丁·格林教授。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施正榮看到學校電子工程系招聘研究助理,急忙趕去應聘,可是趕到時招聘已經結束。不甘心白跑一趟的施正榮發現招聘辦公樓下,正是馬丁·格林教授的研究所。天意如此!施正榮鼓足勇氣,敲響了大門。門開了,一個身穿白大褂,臉色紅潤的年輕老外出現在施正榮面前,他就是馬丁·格林。施正榮直率地說:“教授先生,我是來尋求您幫助的……”
馬丁教授試探著問了幾個有關物理和光學的問題,施正榮對答如流。馬丁對眼前這個憨厚、有才華的中國人產生了好感。“希望您能給我這樣一個機會!”施正榮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說。馬丁告訴他研究所里已經沒有全職的工作,但可以讀博士。“我很想讀,但是我沒有錢……”馬丁想了一會兒,說:“施先生,目前實驗室里已經有好幾位中國人為我工作了。但是如果你愿意讀博士的話,就留下,學費每年大約8000澳元,這筆錢我可以資助你,你看怎么樣?”施正榮大喜:“當然,非常感謝您!”
選擇無錫,應該是施正榮人生中的第三次敲門。施正榮這只“海歸”上岸后,有很長一段時間水土不服。畢竟離開祖國十多年,而且人們對于太陽能這一新興產業大多處于觀望階段,會說“這是一個好項目”,可是要他們投資的時候,一個個都敬而遠之。施正榮在國內多個沿海城市考察先后碰壁,是無錫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創業環境留住了他。
科學家向企業家的嬗變
從選廠址、廠房設計到采購設備,施正榮事必躬親。2002年9月,第一條生產線投產運行,產品性能優異,光電轉換率遠高于施正榮向董事會承諾的14%。可是尚德的銷售經理一連換了幾屆,產品仍然賣不出去,工資發不出來了。施正榮帶頭每個月只拿1/4的薪水作為生活費。幾位骨干選擇了離開,他們對施正榮說:“抱歉,我們相信你是一個好的科學家,但你未見得是一個好的企業領導人。”
施正榮這才意識到一個企業家與科學家的最大區別,就是市場意識。那些日子,他坐著飛機滿世界跑市場,連續幾個月在德國、日本、荷蘭、南非等國家參加展會。他流利的英語、高水準的專業知識再次派上用場,大批訂單從海外飄向尚德,公司此前積壓的8MV電池板很快銷售一空。
施正榮在尚德的第二個大的舉措是股權改造、海外上市。按照股票市場規定,必須將國有背景下的風險投資大額度退出,這是需要一定勇氣的,如何把600萬美元有序退出?來自企業內部和外部的阻力和高壓,考驗著施正榮。在這關鍵時刻,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發話了:“無錫要大發展,就要有大環境。招商引資、引智不能只是停留在公文上的一紙空話!誰要是把施博士放走了,市委市政府將追究其責任!”
隨著國有股的全部退出,這才有了后來紐交所董事會總經理馬杜親自來到無錫,爭取尚德到紐交所上市的那一幕。為了企業成功上市,施正榮組織了一個路演團隊,從香港到新加坡、德國、英國、美國,平均每天要做8到9場演講會,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常常是會后買點面包、快餐充饑。
施正榮是一個有責任的企業家。他經常在黑板上給來訪的客人畫地球、金星、土星,告訴他們地球的表面溫度是15攝氏度,金星是475攝氏度,土星是零下55攝氏度,原因即在于地球有大氣層覆蓋,金星上大氣層太厚,全是二氧化碳,而土星上沒有大氣層。他擔心由于環境污染,地球的大氣層遭到破壞,氣候變暖,會給人類造成各種不適和災害。
為了環保,公司規定除正式文件外,一律使用回收紙打印材料。在尚德,經常可以看到員工送到高層甚至送給施正榮批閱的文件,背面都畫了一個大大的叉,表示此面是作廢的文件。
為了環保,同時也為了避免公司盲目擴張,施正榮拒絕上硅原料項目,而是與上游企業——美國的MEMC公司簽訂了長達10年總額為50億—60億美元的供貨合同;收購了下游企業——日本最大的光伏組件制造商之一的MSK公司。接著,他在上海、深圳等國內發達地區設立公司,體現出一個企業家超前的戰略眼光。
生產廠區一角
太陽之德
在尚德辦公區,筆者看到大門入口的頂棚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廠區馬路的兩邊,安裝了太陽能電燈。無錫工業設計園的9個屋頂安裝了屋頂發電系統,可以產生300千瓦的電。江蘇省委大院設立了光伏電站。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的12個主通道安裝了由尚德生產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總投資1000萬元,裝機容量130千瓦,使清潔、環保的太陽能與綠色奧運和諧地融為一體。
太陽是包容的。為了把尚德建成“百年老店”,施正榮在全球范圍內搜羅人才。如今,全球光伏產業一半以上的華裔科學家在為尚德工作。國外一些著名的光伏材料學專家也紛紛加盟。當時的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參觀尚德之后,笑談:“施博士,你這里可是個創新啊!人家都是中國人給外國人打工,到這里看到那么多外國人為中國打工!”
太陽是無私的、進取的。尚德的財富令人目眩,可是施正榮并沒有迷失自我,他一直熱衷于公益和慈善事業。西藏,是世界上最接近藍天、最接近太陽的地方,可是這里的很多地方不僅享受不到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帶來的便利,也享受不到太陽帶來的任何好處。2006年5月,尚德電力的工作人員隨同“地球第三極度珠峰大行動”的志愿者,來到海拔4300米的定日縣定日中學,為該校設立“尚德電力愛心獎學金”。6月1日,他們向海拔4700米的曲宗巴松完小捐贈了一套2.5千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和孩子們度過第一個“光明”的兒童節。2006年9月9日,在公司5周年慶典上,施正榮沒有搞大吃大喝,而是向無錫88位名師頒發了“尚德名師獎”;同年10月,尚德向無錫市慈善基金會捐款2000萬元。
采訪結束時,筆者問及施正榮的人生理念,他目光堅定地說:“人無區別,但有差別!我信奉的人生標準有三重境界:一是做人的品格,二是生活的品位,三是思想的光輝。這三重境界是要人窮盡一生去實踐和體會的。”(徐懷謙 任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