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鞋類設計與工藝專業畢業生潘祥生和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丁鳴奇,今年分別獲得浙江省大學生成功“創業之星”和最具潛質“創業之星”稱號。這兩位年輕人都來自溫州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園。
12月中旬,記者來到溫州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園,該園地處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內。據管理老師周全介紹,創業園的前身為2003年工貿學院建立的科技創業孵化中心。2004年,溫州團市委與工貿學院合作,將中心向溫州全市各大高校開放,扶持大學生結合專業特長進行科技創業,從此更名為溫州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園。
工貿學院投資200多萬元建造“創業樓”,并免除水電等一切雜費,無償提供給大學生們使用。創業園還配備一位專職老師管理,幫助大學生與合作單位及政府部門進行溝通。至今,創業園已經成功孵化40多家大學生創業實體,有13家已經注冊成立了法人公司,其中10家由工貿學生經營,另外3家由其他高校學生創辦。
22歲的丁鳴奇去年12月用3萬元注冊成立了溫州音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載譽歸來的小丁正忙著做兩項業務:一是給一家外貿公司開發軟件,用于郵件管理;二是做網頁系統設計,自做自銷。為此,他這家新公司向校外招聘了6個人,另有20多名大學生在他的公司兼職。
溫州主力互聯有限公司總經理潘祥生告訴記者,他入駐大學生科技創業園,結合自己的專業創辦了藍星鞋類設計室。去年7月,已經畢業的潘祥生用自己創業所得的20萬元組建了公司。
從溫州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園近年來運作的情況看,這里已經成為在校學生實訓、勤工儉學、校企合作的基地。按照園區規定,一年級學生不能自辦公司,而畢業生創辦的經濟實體可以繼續“留園”一年。這樣,通過傳、幫、帶,很多在創業園工作過的大學生如今都“自立門戶”。截至今年6月,這個創業園累計提供超過2萬人次的勤工儉學崗位,大學生創業營業額超過800萬元,利潤100余萬元。
受創業園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考慮畢業后自主創業。為了讓更多的大學生“提前實踐”,今年,工貿學院又在“創業樓”對面新建了創意園。工貿學院院長何向榮告訴記者,因為學院較早開展了創業教育,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年年超過98%,而且就業質量不斷提高。何向榮說,搭建大學生科技創業平臺,是為了鼓勵有潛質、適合創業的大學生“自我發展”。作為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立的全國高校創業試點學校,工貿學院要成為大學生們創業的有力“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