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產業‘三頭在外’:主要的市場在國外,主要的原料來自國外,主要的技術來自國外,一旦外部市場的環境發生改變,我們國內這幾年蜂擁而上的企業怎么辦?”談到太陽能光伏產業現狀,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誠憂心忡忡地說。
近年來,我國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的產能迅速膨脹,2006年全國太陽能電池產能達到16億瓦,實際產量達到3.7億瓦。許多上市公司模仿無錫尚德的路子,通過各種模式涉足太陽能光伏產業,股價立即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掀起了一個個造富神話。
而實際上,得益于美、日、歐的鼓勵政策,目前70%以上的市場需求來自于這些國家。國內廠商95%以上的產品供應這些市場,而我國國內的市場需求僅為產能的4%左右。
太陽能電池是又一個“中國制造”產品:由于核心技術被國外壟斷,而且原料——高純硅材料95%以上依賴進口,國內企業需要高價購買原料進行“來料加工”,導致國內電池生產廠家的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
此外,產能盲目擴張,低水平生產多,新技術研發少,企業為生存不得不低價競爭,最終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嚴重地制約了太陽能光伏行業的發展。
我國很早就提出要大力推廣太陽能發電。2002年推行“送電到鄉”工程,在西部七省區建立72個光伏發電站,解決了700多個鄉村的用電問題。但時至今日,太陽能發電仍沒能在我國大規模推廣,2006年國內只有8萬千瓦,產業體系很不完善。其中原因之一是沒有制定明確的電價政策,抑制了太陽能發電市場的需求。據介紹,《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確指出,太陽能發電應由電網全額收購,但是由于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是普通發電成本的10倍左右,而高出常規成本的費用又沒有得到完全的分攤,導致太陽能光伏需求一直萎靡。
王斯誠說:“盡管從去年開始,每度電中有一厘錢用于可再生能源的附加基金,全國共有將近25億元資金可用于可再生資源的補償,但是目前這筆資金尚難以撬動太陽能發電產業的產業鏈。”(記者 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