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興國,執政為民”——“趕考”一甲子,銳意進取的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向時代和人民交上了出色的答卷
談及50年來的生活變化,出生于國慶10周年的江蘇省贛榆縣做統計工作的王衛國娓娓道來——
出生時全家住在祖輩留下的有上百年歷史的三間土坯茅草房里,2003年個人購買了110平方米的三室一廳;從記事開始的主食是山芋干磨成面糊后烙成的煎餅,如今雞鴨魚肉是家常便飯,雜糧土菜成了保健食品……
1949年,中國糧食產量只有1.13億噸,人均占有量不到420斤原糧。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斷言,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個中國政府必須碰到的第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新中國成立后,剛從戰火中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共產黨全面推進土地改革使農民有史以來第一次得到了土地?!斑@次土地改革徹底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了農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說。
60年后的今天,中國糧食產量已達到5.29億噸,糧食自給率高達95%。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了糧食自給率高達95%,以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60年后的今天,中國人均GDP從1949年的35美元增加到3226美元,城鎮和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由80%和90%分別下降到37.9%和42.7%,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不足100元增加到15781元,農民年人均收入從不足50元增加到4761元,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3歲。
60年后的今天,中國人民實現了由貧困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正在享受越來越寬裕的小康生活。
一甲子光陰輪回,滄桑巨變一甲子。
中國共產黨前行在改變積弱積貧的舊中國的“趕考”路上,前行在社會主義探索的“趕考”路上,前行在改革開放的“趕考”路上,前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趕考”路上……其間,不管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了什么樣的曲折,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向富強美好社會的宗旨從未有過絲毫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