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趕考”一甲子,攻堅克難的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艱苦奮斗,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時代和人民交上了優(yōu)異的答卷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華社發(fā)(資料照片)
1944年11月,出席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呂正操從冀中戰(zhàn)場向延安進發(fā)。一路上,看到陜北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和平景象,呂正操對正在進行的抗日戰(zhàn)爭,充滿著必勝的信心。
這位年已104歲的老人,是唯一健在開國上將,也是唯一健在的黨的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
擺放在書房里的一支精致步槍模型和一個“毛澤東號”火車頭模型,見證了這位歷史老人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歲月的傳奇經歷。“盛況、盛景、盛世。”談及新中國巨變,老人對黨領導人民群眾所取得的成就十分欣慰。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60年前的舊中國,積貧積弱,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空前深重。
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到井岡山斗爭,從二萬五千里長征到浴血抗戰(zhàn),從延安保衛(wèi)戰(zhàn)到三大戰(zhàn)役……自88年前嘉興南湖上駛出一葉扁舟起,中國共產黨歷經這些驚天地、泣鬼神的“考試”,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云,推翻了“三座大山”,實現了近代以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1949年10月1日,雄偉壯觀的天安門城樓。毛澤東同志走近麥克風,以震天撼地的聲音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由此,成為執(zhí)政黨的中國共產黨踏上了新的“趕考”,開啟了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新紀元。
60年斗轉星移,60載滄海桑田。
“趕考”一甲子,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轉變,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歷史轉變,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