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不惑的董航至今仍記得,1994年他懷揣東拼西湊來的6000元開始“炒股”時,“心里想的是破釜沉舟、放手一搏。”
“搏”的結果,讓董航出乎意料——他很快“賺”來一輛嶄新的變速自行車,1998年他用炒股賺來的4萬塊錢,加上其他積蓄,買下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
“那是我成家后,第一次有‘創(chuàng)造歷史’的感覺。”董航說。
統(tǒng)計顯示,新中國建立60年來,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77倍,人均GDP已超過3000美元,我國人均存款增長約1萬倍,城鎮(zhèn)居民收入增長約150倍,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約100倍。
從省吃儉用到多方生財:中國人財富觀念“天翻地覆”
在財產增加、財富來源渠道日益多元化的同時,中國人致富和理財理念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參加工作的章惠如說,當時作為教師的她每月工資僅有38元,丈夫每月工資也不過76元,因為供養(yǎng)孩子、贍養(yǎng)老人,一直沒攢下多少錢。
“到了八十年代,我們才算擺脫囊中羞澀的窘境,漸漸有了存款。很長一段時間,家里一有錢就去存定期,也沒有什么其他的理財想法。”章惠如說。
與父輩的省吃儉用相比,章惠如的兒子陳華可謂深諳理財之道。“我不會再像父輩人那樣把錢存起來單純地拿利息,我賺到的錢20%用來買股票,10%買保險,10%買基金,還有一套房出租可以賺租金。”陳華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