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大會發言人趙啟正介紹會議情況,并回答記者的提問。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詮釋中國,風格各異
1983年至今,先后由曾濤、姚廣、周覺、曾建徽、姜恩柱、李肇星等6位新聞發言人主持全國人大新聞發布工作,孫起孟、陸平、孫軼青、盧之超、李鹿野、錢李仁、梁金泉、田曾佩、齊懷遠、張國祥、吳建民、趙啟正等12人先后出任政協發言人,既有曾濤、孫軼青這樣曾身兼新華社社長、人民日報社社長的老新聞工作者,也有李鹿野、姜恩柱、吳建民這樣的外交家,也不乏陸平這樣的部委領導。他們既熟悉中國的內政、外交,又了解新聞運作的流程,為中國兩會的外宣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而歷任新聞發言人都有其各自不同的氣質。杜亞利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上世紀八十年代孫軼青擔任政協發言人時就表示,對于記者提出一些特別敏感甚至是刁難的問題,我們也要有理有據、實事求是地回答,切不可以“無可奉告”來搪塞,那是底氣不足的表現。
據杜亞利回憶,曾擔任過駐德大使的齊懷遠對外交政策再熟悉不過,他擔任政協發言人時特別下工夫去掌握經濟、環境等不熟悉的問題。他還找來外交部一位參贊,幫他把新聞發布詞和備答稿分門別類地裝訂成冊。
對發言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底氣”,也就是準備要充分。“最關鍵的是懂得方針,吃透精神?!眳墙癖硎?,不吃透政策,不了解內政外交的各種情況,僅僅憑借口頭功夫是難以讓媒體信服的。國際先驅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