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地方不執行中央文件
新京報:現在農村居住分散,形成很多空心村,集中居住可以節約土地,這不是好事嗎?
鄭風田:這要因地制宜,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尊重農民意愿。
新京報:現在城市用地緊張,農村節余的土地與城市進行增減掛鉤,這是否合理?
鄭風田:這應該通過市場的方式來解決,而不是簡單掛鉤。
新京報:你認為這是土地收益歸誰的問題?
鄭風田:長久以來,在民間就一直有宅基地繼承的傳統。某些地方僅僅支付房屋拆遷補償收回農民的宅基地,造成了對農民土地財產權的嚴重侵害。
新京報:事實是農民一搬走,宅基地收益歸了政府。
鄭風田:我們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就是這里采取的是“置換”,而不是征地,大家是通過置換讓自己住得緊湊些,自己做了付出才有了節余的土地。
新京報:現行政策對農民權益有無明確規定?
鄭風田:有,201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就明確規定:“有序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要嚴格限定在試點范圍內,周轉指標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統一管理,農村宅基地和村莊整理后節約的土地仍屬農民集體所有,確保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確保復墾耕地質量,確保維護農民利益。”
新京報:為什么中央文件無法保護農民權益?
鄭風田:關鍵是地方不執行,而農民又不熟悉文件,這樣在信息不對稱的狀況下,吃虧的是農民。
宅基地補償普遍不足
新京報:現在各地的 “集中居住”等做法中,普遍存在什么問題?
鄭風田:普遍存在著地方政府對宅基地補償不足。
新京報:具體怎么表現?
鄭風田:主要表現在:一是只對農民“合法確權”的房屋面積給予安置補償,對超出的面積僅僅按成本價補償,有的甚至不給予補償;二是對宅基地不給予補償,或只給予“合法確認”面積補償;三是安置房一般還是集體土地產權證,不能直接上市交易,如果要變為可上市交易的房產,還必須補繳一部分土地出讓金;四是補償標準偏低,農民得到的補償與同類同地段的商品房價格相比,與土地拍賣出讓的價格相比,差距懸殊。
新京報:該怎么解決?
鄭風田:從國家角度,中央有關部門應該盡快明確和賦予農民宅基地以完整的物權,給農民發放統一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宅基地證書,同時,積極試點,探索宅基地進入市場的流轉辦法,確保農民土地權益不受侵犯。
“圈地風剎不住”
新京報:圈地情況能否遏止?
鄭風田:肯定會有增無減,現在又提出小城鎮化,必然又要占用土地,占補平衡、增減掛鉤不會結束。
新京報:該如何保證農民利益?
鄭風田:在宅基地騰退時土地收益要保證,農民上樓后要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現在很多政府都不解決,頂多給上個社保,也不承諾就業。政府可以引進項目,給農民創造就業機會,他們也不必進城打工。
新京報:有些地方提出“宅基地換保障”,你怎么看待這個提法?
鄭風田:這不合理,享受社保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不能以犧牲宅基地為前提。不明白的還以為農民真的得到好處占到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