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河一小的朱悅同學是個好動的孩子,他自稱:“課余時間都在運動,想咋玩兒就咋玩兒。”但小朱悅仍然覺得課外活動的時間太少,有時候也不知道該怎么玩兒。
像朱悅這樣的小學生尚嫌課外活動時間太少,課業壓力更重的中學生就更沒時間參加課外鍛煉了。中關村中學的陳美同學自嘲說,每天騎自行車上下學,這是自己僅有的課外運動。陳美沒有固定的運動習慣,課余時間鍛煉很少,體育課也經常“開小差”。她也知道體育運動有利于健康,但沉重的學習負擔,讓她只能在大部分課外時間里埋首書山。
按照教育部的規定,中小學生一周要上3節體育課,合計時間約為120分鐘。對此,有青少年健康專家指出,中小學生每天至少應參加1小時的體育鍛煉,僅靠體育課遠遠不能滿足青少年體育鍛煉的需要。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陸士楨教授認為,目前,中國的家長和學校重智輕體,而實際上,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承載智慧。在德、智、體三方面中,“體”是基礎,也是最關鍵的。
陸士楨說,重智輕體的觀念必須轉變。汶川地震幸存學生中,有不少是被視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所謂“壞孩子”,而一些學習成績優異的“好孩子”卻根本沒有能力在這場災難中自救。這種現象應引起老師和家長的思考。
青少年教育專家盧勤向記者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有個孩子從小就享受4名保姆的貼身呵護,長到11歲都沒摔過一次跤。他有生以來摔的第一跤本不是很重,但由于他平時缺乏應有的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很差,在身體失去平衡后的瞬間不知道該怎樣保護自己,結果半邊臉上的皮膚全被搓掉。
陸士楨教授還指出,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修身養性,排斥身體對抗性運動。和歐美學生相比,中國青少年文靜有余活力不足。因此,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引入時尚的體育觀念,借助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全民體育熱潮,讓青少年充分認識到,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也是一種非常流行的生活方式。如果體育能夠成為一種國民行為、一種受到追捧的風尚,青少年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就容易多了。
除了轉變觀念、清除體制上的障礙,社會也應該為青少年提供足夠的輔助設施。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體育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義認為,應該在社區現有體育設施的基礎上推廣適宜青少年的體育項目,如粘靶球、毽子、抽陀螺和單雙杠技巧等。各大體育場館也應對青少年免費開放,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孩子到專業場地鍛煉,也更能保證他們的安全。社會也應考慮青少年的運動需求,組織一些專業或非專業的輔導團隊引導孩子們進行體育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