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明天是“5·12”護士節,有關“護士一天9元護理費,不及發廊洗頭錢”話題再次引起關注。
近日,衛生部、總后勤部衛生部公布了76所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考核優秀醫院,廣東的5所醫院入圍,南方日報記者走訪這幾家大醫院發現,隨著優質護理服務開展,醫院由護士開的專科門診增多,越來越多患者記住了護士的名字,不過,他們也對自己的“錢途”表示擔心,抱怨廉價的護理費遠不及護工。
在衛生部昨日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郭燕紅對此問題作出回應,稱現行護理服務收費標準嚴重背離了護士的勞動價值,要合理調整護理費,并應納入到醫保,從而能夠不增加患者的負擔。
優質護理讓護士回到病人身邊
“過去我問他們有沒有專業成就感,沒有幾個人舉手,優質護理服務工作鋪開的這一年來,舉手的人多起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陳偉菊告訴記者。
俗話說,“三分醫,七分護理”,但長期以來由于護士配備不足、待遇偏低等多種原因,護理質量一直飽受患者詬病,只能另請護工或親屬照顧。2010年起,衛生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推行床邊工作制,讓護士回歸到病人身邊,不僅執行醫囑,還要為病人提供洗頭、喂飯等各種貼身貼心的服務。今年3月,廣東省衛生廳指定省人民醫院等31所大醫院作為廣東省“優質護理服務示范醫院”,并與醫院簽訂工作任務責任書。
“剛開始很難,因為姑娘們的工作量加大了。”陳偉菊說,不過如今這項工作初見成效,“姑娘們收到的錦旗、感謝信多了,過去,專門感謝護士的病人很少,很多人連護士的名字都記不住。”
衛生部近期制定下發了2011年推廣優質護理服務的工作方案,爭取到2011年底全國至少有200所三級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80%以上的病房。
各出奇招護士開專家門診
陳偉菊介紹說,優質護理服務的核心之一,是每名患者均有相對固定的責任護士對其全程負責,而過去,護士總是圍著醫生轉,完成醫囑就算完成工作,如今要推優質服務就得出“奇招”。
走進南方醫院婦產科,一位護士正在給初為人母的張女士和寶寶寫日記,“孩子有舒展動作實際上表明他在發育,但家長可能會忽略這些細節。”南方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長王靜新說,護士會記錄下這些。在門診樓,筆者還看到高級護師劉立捷剛剛出完靜脈注射門診,“如今護士開始以專業護理人士身份服務病人,如同醫生般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護理部主任劉立捷做的就是給病人解決“打針”的問題。
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你看不到推車在走廊上為補液而快步走的護士,現在他們都有自己的“地盤”,小車也成了流動治療室,優化了流程。”陳偉菊說。
而廣東省人民醫院為了應付不時之需,還特別組織了大型機動護士庫。據省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啟儀介紹,“今年機動庫人數將擴充到100人,都是高學歷、高素質的護士,能應急也能解決臨床科室護理人力資源的問題。”
擔憂“錢途”呼吁提高護理費并納入醫保
不少護理部主任直言優質護理工程遇到了瓶頸,“一個是人,一個是錢,衛生部讓我們先干著,現在都是貼錢做。”陳偉菊說。
去年護士節,廣東媒體廣泛報道了護士行業缺口大,全省缺了15萬人,“盡管已經達到了床護比1:0.4的要求,可有時候分配起來人手還比較緊,新加坡都是兩個護士看一個病人。”劉立捷說。
一個簡單的邏輯是,工資不漲人不來。“請個沒有培訓過的一對一的護工,每天給錢80—100多元不等,而護士的一級護理費才12元,二級8元,三級6元,很長時間沒有調整過,這一級包括觀察、評估、血壓、呼吸、床單更換等等,工作量大,護士的工作太廉價。”陳偉菊感慨。
“給姑娘們漲工資”的呼聲高漲。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郭燕紅昨日就此問題表態,合理調整護理費首先應該把它納入醫療服務價格整個管理體系當中考慮,“護理費只是醫療服務價格整體項目當中的一項。各地在進行護理費調整過程當中,既要科學設定護理費的標準,同時還應納入到醫保,這樣不會增加患者負擔。”她還透露,各地正在進行調研,“安徽把護理費價格提到40、30、20元并納入了醫保。”
郭燕紅透露,省人民醫院為肯定姑娘們的工作和穩定“軍心”,已決定撥專款120萬元作為獎勵基金,“護理部專款專用,分別獎勵第一及第二批示范病區的先進科室及個人。” 南方日報記者 曹斯 陳楓 實習生 昌道勵 通訊員 黃治才 吳劍鵬 溫志勤 郝黎 張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