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新華網成都4月27日電(記者劉海 童方 蕭永航)本想讓父親在當地最好的醫院里接受最好的治療,但沒想到的是,不僅住院40天醫藥費高達33萬余元,父親也再沒能走出這家醫院。
在最終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且不論醫療行為是否得當,光是清單上那多達十種輪番上陣的抗生素就讓人費解,而一筆筆重復計費、超額處方,也許只有業內人士才能看出個中奧妙,甚至在患者去世十天后仍產生了一筆西藥費。如果醫院增收都是通過這種手段來實現,百姓看病何堪重負?而迷霧重重的醫藥收費“黑洞”何時才能撥云見日?
日均8000元 病情卻每況愈下
代莉是四川省遂寧市的一名普通市民,就職于遂寧市中心醫院麻醉科。當她父親去年底持續出現胃部反酸、腹部燒痛等癥狀后,她第一時間把父親送進了自己工作的這家醫院。作為當地唯一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代莉對于醫院的醫療水平當然是充分信任。
代莉父親在入院后很快進行了胃鏡檢查和活檢,兩個檢查結果均顯示為食道潰瘍,但性質不明確,不能確定為惡性腫瘤。代莉對記者說,父親的主治醫生從事胸外手術20余年,這位醫生告訴她這種大面積的潰瘍是良性的可能性非常小,只是可能活檢沒有取中病變組織,如果要繼續檢查,反而可能耽誤最佳治療期。
入院后第8天,也就是去年12月22日,在并未確診為癌癥的情況下,代莉父親進行了“食道癌”手術,食道、胃、脾臟等分別被不同程度切除,而切除器官的病理檢查報告仍然顯示“只是潰瘍,不是癌癥。”手術5天后,代莉父親由于呼吸困難再次進行了氣管切開術,前后出現腎功能衰竭,并發院內感染,醫院也針對代莉父親病情交替使用100-400元一支不等的進口抗生素。
兩次手術、重癥監護加上價格不菲的進口藥物,醫療費用清單上的數字每天在快速增長,有時一天僅藥費和護理費就近萬元,而代莉父親的病情卻未見好轉,反而每況愈下。對醫院的信任在代莉心里打了折扣,而一次差錯則露出了收費“黑洞”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