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焦點
4月1日,平谷區2.16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整體納入基本醫療保險。
這意味著,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延續50余年的公費醫療,在平谷正式廢止。
此項改革,有人為“展現公平”而叫好,也有人為“不太徹底”而質疑。平谷區相關人士坦言,除了公費醫療自身的弊端須變革之外,日益增長的財政支出,也“逼”出了這次改革。
而作為北京的試點,無疑,此次改革,相對于總計有100萬公費醫療者的北京,將有著更大的意義。
6月12日,劉忠一字一字修改著發給6200余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一封信。
信中用簡單的問答形式告訴這些退休人員,“公費本”變為“醫保本”后,如何選擇醫院,如何看病拿藥,如何報銷費用。
“盡量避免差錯,好事要辦好。”這位平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局長說,作為北京市首個公費醫療改革的試點區,改革涉及2.16萬余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每一項工作要做細做到位。
4月1日,平谷區正式將2.16萬余人的公費醫療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延續50余年的該區公費醫療,自此宣告“再見”。
“改革后會出現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平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人士認為,這才是改革試點的意義。
弊端
門診費不能報銷、定點醫院少成為眾矢之的。
此次改革之前,平谷區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公費醫療經歷過幾次變動,“小改一直在進行,但總不能盡如人意。”平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人員說。
現行公費醫療執行的是2004年區政府《關于完善公費醫療管理辦法的實施意見》,醫療經費由政府統一發放,包干形式管理,在職人員每年每人350元,退休人員600元。
各單位將這筆錢一次性發到每個人手里,門診費不報銷,在指定醫院住院治療超過1300元,享受90%—95%的報銷。
在平谷區內,公費醫療的定點醫院是平谷區人民醫院、平谷中醫院,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按照區域劃分,只能選擇其中一家作為就醫報銷醫院。
較低的公費醫療水平,一直受到平谷區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抱怨,而門診費不能報銷、定點醫院少成為眾矢之的。
另一方面,一些定點醫院也對公費醫療頗有微詞。
“公費醫療下,醫院的隱性虧損一直在增加。”平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劉長青說,在公費醫療下,平谷區定點醫院隱性虧損每年在500萬左右。
平谷中醫院院長見國繁稱,公費醫療下的報銷是財政承擔80%,醫院承擔20%,“公費報銷越多,醫院墊付的越多”。這幾年,該中醫院累計墊付200多萬,“已經有點兒不堪重負了。”
此外,公費醫療制度下,出現了部分“一人公費全家揩油”的情況,劉長青坦言,的確有失公平,在社會上影響很不好。
與抱怨相伴的,是公費醫療財政支出的增加,“這部分財政支出,決算總高出預算一大塊。”劉長青說,近幾年來,每年大約以20%的速度在增長。
2008年,平谷區公費醫療財政支出預算為3200萬元,實際財政支出4300萬。
失控
公費醫療財政支出,每年20%的增速有些失控。
“說實話,這次改革某種意義上是被逼的。”平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一人士坦言。
平谷醫改前后狀況匯總
A 公費醫療
①個人繳納費用:無
②定點醫院:只能選擇平谷區的兩家醫院之一
③門診:不報銷,在職員工350元/年、退休員工600元/年包干
④住院:超過1300元報銷95%
財政投入:如預算不夠將增加撥款;此外,定點醫院將承擔20%的醫療報銷費用。
B 基本醫保
①個人繳納費用:每月繳納個人實際工資的2%;退休員工不繳。兩類員工均需繳納每月3元的“大額醫療互助金”
②定點醫院:全市192家醫院任選
③門診:單位根據在職人員的年齡每月補貼實際工資的0.8%至2%;退休員工每月補貼100至110元。
在職人員門診超過1800元,退休人員超過1300元,可報銷50%至80%
④住院:超過1300元,最高報銷99.1%
財政投入:政府只掏參保人員工資總數的10%到醫保統籌基金,如報銷費用不夠,原則上不再增加,由醫保基金支付;醫院不承擔醫療費用。
舉例
一名35歲以下科級公務員“張三”,其每月工資4000元。
醫改后,他的醫保個人賬戶中,每月將包含個人繳納的80元,以及財政劃入的32元。
他的個人賬戶中,一年將有1344元。除去個人繳納的部分,財政每年撥入384元,超出原來公費醫療門診費用每年350元的包干標準。
一名65歲退休人員“李四”,個人無需繳納個人賬戶,財政每年將向其個人賬戶撥款1200元。這筆錢也高于原公費醫療門診包干的6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