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調和”各方意見
此次醫改方案的修訂,是各方意見調和的結果。
其中,補供方還是補需方?一直是醫改路徑之爭的核心問題,方案在“投入機制”政策設計中,給出了“融合”解決之道,即政府增加衛生投入,并兼顧供給方(即直接補助醫療機構)和需求方(補貼公眾參加醫療保險)。
實質上,供需之爭體現了衛生籌資體制和醫療服務體系的路徑之爭。簡單而言,就是醫療費用從哪里來?醫療服務如何提供?
這一問題引發了學界兩種觀點之爭。北京大學、國研中心等被認為是“補供方”的典型代表,而北師大等研究機構則是旗幟鮮明“補需方”的支持者。與此對應,公立醫院恢復公益性、低價高質提供醫療服務,醫保第三方購買醫療服務,成為各自構想的醫療服務體系。
“兩方都補,只是補供方的范圍縮小到了基層醫療機構。”上述參加征求意見的專家表示,方案最終把補供方“落定”在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即政府財政投入這類醫院,使其正常運行。
而對于其他公立醫院,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原有的財政補助,也不會減少。”上述專家分析,現有公立醫院在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上,仍會繼續得到相應財政投入,但不會所有醫院都投入,重點傾向領域是中醫院、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院等。
實質上,補需方已經在今年開展,如政府提高了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財政補助,并對城鎮居民醫保的參與者進行補助。
與補供需相關的另一個爭議話題是醫療服務體系怎樣構建?與補供需之爭相應,也有兩種路徑,即政府直接舉辦醫院,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無論公私醫院,只要提供相應服務,采取政府購買形式。
“這種做法是令醫療服務體系回退到計劃體制。”對此,9套醫改方案參與者之一、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發出了諸多疑問,如可能導致醫療效率低下、醫務人員積極性不夠等,還包括最可能出現的行政監管漏洞和權力尋租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