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6日電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近年來,多重耐藥菌(MDRO)已經逐漸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為加強多重耐藥菌的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在醫院內的傳播,保障患者安全,衛生部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重視和加強多重耐藥菌的醫院感染管理
醫療機構應當高度重視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貫徹實施《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各項規定,強化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針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監測、控制的各個環節,制定并落實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有關技術操作規范,從醫療、護理、臨床檢驗、感染控制等多學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
二、建立和完善對多重耐藥菌的監測
醫療機構應當加強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細菌和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等實施目標性監測,及時發現、早期診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強微生物實驗室對多重耐藥菌的檢測及其對抗菌藥物敏感性、耐藥模式的監測,根據監測結果指導臨床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醫療機構發生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暴發時,應當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報告。
三、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
醫療機構應當采取措施,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主要包括:
(一)加強醫務人員的手衛生。
醫務人員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活動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手衛生規范。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后、接觸患者體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以及從患者的污染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都應當實施手衛生。手上有明顯污染時,應當洗手;無明顯污染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
(二)嚴格實施隔離措施。
醫療機構應當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實施隔離措施,首選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不能將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
醫務人員實施診療護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觸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傷口、潰爛面、粘膜、血液和體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糞便時,應當使用手套,必要時使用隔離衣。完成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診療護理操作后,必須及時脫去手套和隔離衣。
(三)切實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特別是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時,應當避免污染,減少感染的危險因素。
(四)加強醫院環境衛生管理。
醫療機構應當加強診療環境的衛生管理,對收治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應當使用專用的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對患者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設備設施表面,應當每天進行清潔和擦拭消毒。出現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藥菌感染暴發時,應當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
四、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醫療機構應當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衛辦醫發〔2008〕48號)要求,嚴格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正確、合理地實施抗菌藥物給藥方案,加強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的管理,減少或者延緩多重耐藥菌的產生。
五、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
醫療機構應當對全體醫務人員開展有關多重耐藥菌感染及預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強化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視,掌握并實施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傳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醫療安全。
六、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
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多重耐藥菌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和指導,促進醫療機構切實實施預防、控制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各項工作措施,保障醫療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