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社發 劉道偉 作
廣為各方關注的新醫改方案的部分懸念,昨天(26日)終于解開。昨天(26日),衛生部部長陳竺代表國務院向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做了題為“關于城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情況的報告”。雖不是正式的醫改方案,但報告中關于醫改部分的論述,仍透露了即將出臺的新醫改方案中 一些關鍵性問題,其中強化政府的投入等內容,勾勒出我國基本醫療改革的公益化方向。
陳竺從六個方面闡述了今后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重點問題,包括政府投入、大醫院改革、農村和城鎮社區醫院管理、藥品改革、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和衛生人才培養等方面,基本涵蓋了我國醫療衛生制度的幾大關鍵環節。
陳竺在報告中明確表示,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將強化政府的責任和投入,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促進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到2010年,在全國初步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形成多元辦醫格局,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
■亮點解讀
關于醫改經費
政府投入供需雙方兼顧
性質之爭,是中國醫療改革進一步推進首先要解決的方向性問題。政府將在醫改中扮演何種角色,是中國醫改走市場化道路還是公益性道路的關鍵因素。
【報告】新的醫改方案將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確立政府在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中的主導地位,建立和完善政府衛生投入機制。政府新增衛生投入重點用于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市社區衛生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要兼顧醫療服務供方和需方。
【解讀】曾參與醫改方案制定,并向醫改協調小組提交過醫改方案的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昕認為,這句話實際上回答了此前各界頗為關注的政府投入補需方還是供方的爭論。所謂供方,就是醫療服務的提供方,包括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和城市社區衛生,需方則是通過醫保體系補給患者。
醫療服務籌資分層解決
政府的主導角色得到明確后,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在哪些領域主導?顯然,政府主導,并不代表政府大包大攬,新醫改方案,對醫療服務進行了明確的分類,并明確了不同類型的醫療服務的籌資渠道。
【報告】在公共衛生服務領域,主要通過政府籌資,向城鄉居民提供均等服務。而基本醫療服務,則由政府、社會和個人三方合理分擔費用。特需醫療服務由個人付費或通過商業健康保險支付。
【解讀】顧昕認為,在基本醫療服務領域,提倡由政府、社會和個人三方合理分擔費用,實質上是否定了一些人倡導的回到公費醫療的道路,是正確的方向。
關于醫保建設
醫保體系2010年全覆蓋
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是新醫改制度設計中的另一個支撐點,也就是所謂的補貼“需方”。
【報告】到2008年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覆蓋到所有農村居民,并逐步提高籌資水平和報銷比例。到2010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所有城鎮從業人員,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面推開。
【解讀】顧昕認為,新的醫改方案確定了實現全民醫保的目標,全民醫保推進是綱,其他改革是目。
關于醫院改革
逐步取消以藥補醫機制
醫療體制改革中,大醫院如何改一直是困擾各方的關鍵性問題。顧昕稱,正是在這個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導致醫改方案遲遲難以出臺。
【報告】在大醫院的投入機制上,陳竺明確,將實行醫藥收支分開管理,逐步取消以藥補醫機制,切斷醫院運行與藥品銷售的利益聯系,降低藥品價格。采取增加財政補助、適當提高醫療服務價格等措施,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
【解讀】顧昕稱,在大醫院的改革方案中,陳竺的報告并未提到要進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而大醫院是否像社區醫院一樣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是醫改方案制定中各方激烈爭論的問題。“報告只說要增加對醫院的財政補助,但具體怎么補并沒有明確,而這是關鍵的問題。”
公立醫院遵循公益性質
陳竺認為醫改的大方向必須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也明確回答了此前有關醫療應該“政府唱主角”還是“市場唱主角”的爭論。
【報告】關于公立醫院的性質和定位,陳竺在報告中指出,要改革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特別是“公立醫院要遵循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原則,堅持以病人為中心”。
【解讀】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卓小勤認為,醫療走市場化路線會造成新的不公平,這是中國國情決定的。(記者 劉薇 郭愛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