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解壓之道
金領要崇尚快樂文化積極“自救”
如果基金業的現狀,注定了高壓工作將是常態,基金人又該如何自救?接受記者采訪的人士表示,積極樂觀的公司文化和基金人的自我放松是當前唯一可選的“減壓藥”。
趙迪表示,基金人的“減壓”,“主要靠自身調節,享受高收入的同時,必然承受巨大的壓力。”趙迪表示,如果個人承受不了壓力,就不要做這一行。外部環境方面,他建議投資者對基金經理更多包容,在關注排名時多一些理解,讓基金經理有更寬松的氛圍。
王群航也持有類似觀點,“基金經理首先要找到合理的定位,企業也應該推行更人性化的管理。但減壓還是靠自己去調節,保護好身體。”王群航認為,在業績排名落后的時候,基金經理應反省自己的投資能力,而不是更加抑郁,“如果不合適完全可以退下去做個研究員,或許更為合適”。
江賽春則認為,化解基金業的壓力是一個過程,要看不同公司的風格和戰略定位。“但個人對自己也有要求,這需要平衡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
“生活和事業并不是絕對對立的,工作中要找到兩者的統一”,曾偉建議企業要培養員工對自己從事職業的熱愛、對工作價值的認可,而不僅僅是從經濟利益去激勵,基金公司的老板們更要做好表率。“對于員工個人來說,要挖掘工作對別人的意義,培養成就感,不要太強調工作對自己的意義”。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人員流動相對較少的基金公司往往不是靠薪酬而是積極的企業文化和溫暖的氛圍。“薪酬上我們沒法跟大公司比,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基金經理不會被挖走”,華商基金營銷策劃部門負責人呂紅貞曾向記者表示,“團隊合作默契、投資成功率高、這種幸福不是金錢就能提供的”。
而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去年的業績排名大幅前進,整體規模進入了前三的水平。公司內部人告訴記者,“公司老總倡導的積極、溫情的公司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記者 賈肖明 高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