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是上半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由于美股暴跌等因素影響,滬深兩市當天繼續震蕩下行,滬綜指收于2398 .37點,下跌1 .18%;深成指收于9386 .94點,下跌1.28%。多數機構認為,7月份股市仍將處于尋底的過程中,新興產業和中報業績或成7月行情中的重要看點。
市值半年減少58779億元
隨著最后兩個交易日2500點、2400點的接連破位,上半年A股市場慘淡收官。以滬綜指為代表的A股市場上半年跌幅居全球主要股指首位。統計顯示,滬綜指從年初 以 來 下 跌2 6 .8 2 %; 深 成 指 下 跌31.48%。與之相比,中小盤股較為抗跌,中小板綜合指數跌幅僅為10.03%。
記者注意到,截至6月29日,美國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年初以來分別下跌了5 .35%、5 .90%和6.62%。截至6月30日,亞洲地區的日本東京股市日經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跌幅為11.04%,香港恒生指數下跌7.97%,而歐洲跌幅最大的法國巴黎C A C 40股指下跌12.88%。總體而言,以滬綜指為代表的A股市場上半年跌幅超過全球的其他主要股指。
中信證券等機構認為,A股市場之所以一路下滑,是受到國內外眾多因素影響所致。國內流動性收緊及房地產調控措施密集出臺,使滬綜指從4月中旬開始出現一輪下跌。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也加重了市場對國內企業出口的擔憂。
剔除年內上市和停牌的股票,可比的1659只A股年初市值合計24.18萬億元,而以6月30日收盤價計算,A股最新市值已下滑至18.31萬億元,市值減少58779億元。
雖然上半年的A股市場持續走弱,不過各行業的表現卻強弱分明。年初以來,在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中,跌幅超過30%的行業指數有4個,分別為黑色金屬、采掘、化工和房地產。表現最好的醫藥生物行業僅下跌4.96%。
未來兩個月大盤可能探底
上半年最后兩個交易日,市場再度打破盤整平臺向下探出新低,上證指數上半年累計下跌幅度達到26.82%。記者綜合近20家券商的研究報告發現,顯然半年這個時間期限難以扭轉市場弱勢,絕大多數研究機構對下半年行情依然持偏空觀點。
從券商預測的低點來看,2200點至2300點成為重合度最高的底部區域,而最低點位來自民族證券,他們認為2010年下半年A股市場在多方面力量博弈的背景下,將呈現“臺階式下跌”的格局。上證綜指主要運行區間在2050點至2650點之間,較極端區間在1890點至2650點之間。如果以6月30日上證指數收盤2398點計算,在民族證券看來,市場至少還有17%的下行空間。
券商認為,未來三個月上證指數核心區間上限在3000點附近。申銀萬國認為,估值修復將推動市場震蕩向上,預計上證指數核心波動區間為2400至3000點;中信證券和德邦證券更為樂觀地認為,受基本面改善推動,下半年上證指數有機會重新回到3000點上方。
也有機構認為,市場觸底并不見得一定馬上反轉,行情難免震蕩,應謹慎樂觀。基金經理鄒昱就認為,中期來看,無論是準備金率上調,還是信貸的嚴格控制,都將使貨幣乘數迅速下降,而公開市場操作也將不斷回籠基礎貨幣,貨幣增速將逐步放緩,未來的資金面將逐步趨緊,這對股市不會是好消息。
用產業投資眼光尋找機會
機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上半年行情的結束,近兩個多月以來的調整能否為7月行情帶來反彈空間顯然備受期待。機構認為,近兩個多月以來的連續調整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悲觀預期,市場風險相應得到較為充分的釋放。隨著資金壓力的逐步緩解和中報業績預告的披露,7月行情的結構性機會仍然值得期待。
海通證券表示,事實上,從目前披露的中報業績預告來看,上市公司業績并不像預期那么悲觀。截至6月28日,滬深兩市已有68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0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336家公司預增、49家公司預減、104家公司虧損、95家公司扭虧,94家公司續盈,另有6家公司上半年業績不確定。從整體看,中期業績預增、續盈或實現扭虧的預喜公司合計525家,占已公布中報預告公司的比例超過七成。業績預增的336家公司中,有100家公司預計中期業績同比漲幅在100%以上,其中業績預增10倍以上的公司共有10家。安納達、徐工機械、風華高科和三峽新材業績預增40倍以上。從行業分布看,業績預增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電子元器件、化工、有色金屬、房地產等行業。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中報業績預告工作的逐步展開,業績因素將再度成為影響股價波動的核心要素。其中業績大幅增長或中報高分紅送轉的個股有望受到主力資金的青睞。
友邦華泰基金經理汪暉表示,2010年可能表現為沒有系統性、趨勢性牛市機會,也沒有熊市風險。目前股市處于低風險區域,是股票投資的較好時機。在股票投資中,汪暉建議,抓住“業績驅動”的結構性行情和“政策主導的產業結構轉型”這兩條主線。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表示,必須用產業投資眼光尋找未來的投資機會,在目前國家經濟結構轉型、擴大內需的大環境下,新興產業將是未來的炒作熱點,尤其是國家規劃的新能源、節能環保等七大新興行業。機構認為,2010年全部民營經濟占G D P的比重預計將達3/4,民營企業面臨巨大的產業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新36條”表明國家大力扶持民營企業成長的決心,頂級民企將由此受益并獲得創新成長的新動力。(方家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