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華夏基金不得不賣,中信建投交易方案已定
目前,作為國內券商龍頭的中信證券有點“煩”。證監會暫停其全資子公司華夏基金的新產品申請,無疑是警告這位券業大佬,是時候“忍痛割肉”了(相關報道見昨日5版《中信證券遭證監會“通牒”》)。然而,除了華夏基金,中信證券還不得不在今年轉讓另一位“愛將”——中信建投的部分股權。業內人士認為,售出這兩塊“肥田”對中信證券未來業績會產生不小的影響,但獲得巨額現金的中信證券也可以通過創新業務進行彌補。
除了要忍痛割舍華夏基金股權外,隨著“一參一控”(同一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只能同時控股一家券商、參股另一家券商)大限臨近,圍繞在“中信系”券商的股權問題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北京市政府已經批準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購買中信建投45%的股份,作價70億-80億元,交易方案已經基本確定。
2008年3月,證監會發布了《關于證券公司控制關系的認定標準及相關指導意見》,明確證券公司“一參一控”政策。除匯金系外,其他不符合要求的證券公司需要在2009年12月31日之前提交整改方案,并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整改。
上海一位券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中信系證券公司中,中信建投貢獻給中信證券的經紀業務份額最大。目前中信建投營業網點的數量,甚至與包括中信證券在內的其他中信系券商營業部數量持平,因此,如果真的將中信建投股權轉讓,那么對中信證券的經紀業務而言是有不小的損失的。”
齊魯證券分析師程彬彬則指出,去年中信證券股價跑輸券商板塊整體走勢,主要便是由于公司需出售中信建投和華夏基金股權導致估值受到抑制。根據2009年的數據,中信建投交易額占中信系約40%左右,而投行承銷金額僅占3.44%,因此預計整體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在20%以內。
然而,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中信證券將這兩部分股權出售,所換得的現金可能超過200億元。利用這一部分資金來做大做強創新業務,可以彌補“割愛”所帶來的損失。
“中信證券目前股價對應2010年PE(市盈率)及PB(市凈率)分別為26倍與2.9倍,這在券商行業中屬于偏低,因此,股價下調的空間并不大。”上述券商人士告訴記者,“中信證券很可能獲得融資融券業務首批試點資格,這部分創新業務所帶來的收益市場較難預計,但如果做得好的話,完全可以彌補出售子公司所帶來的損失。”記者 趙怡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