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受托資產縮水逾6成。投資者一怒之下直接將華潤信托公司告上法庭。無論案件的最終定論如何。機構和投資者這對原本應該互惠互利的關系為何最終卻對簿公堂?矛盾的背后留給人們的是教訓,更是啟迪。
本金縮水6成投資者怒而上訴
2007年10月29日,上證指數以5641點開盤,收于5748點,當天漲幅過百。就在那一天,一款名為“深國投·鑫鵬1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被正式推出。此信托計劃的首次認購金額門檻為100萬元,封閉期為6個月。如今深國投已經更名為華潤信托,而曾經推出的這款產品卻在兩年之后遭受了訴訟。
2009年12月,深圳福田區法院接受了一場由幾名投資者發起的訴訟。據了解,幾位投資者都以100萬元認購了鑫鵬1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但目前的凈值僅剩下了不到40萬元。上述訴訟人士認為華潤信托在簽訂資金信托合同時有嚴重的欺詐行為。同時其在管理信托財產和監督過程中有嚴重失誤。
據相關媒體的報道,4名投資者的代理律師盧某認為,鑫鵬1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倉位違反了合同的約定,同時華潤信托作為受托人,沒有止損制度,沒有盡到其應盡的責任。此外,還有人質疑,鑫鵬1期的投資顧問在操作中存在著滿倉操作,高買低賣的行為。并且在股市出現反彈行情時“踏空”。更有人說,其投資顧問在炒股比賽中利用信托計劃財產進行利益輸送。
投資者狀告信托公司,這在中國的私募發展史上實屬罕見。而被告又恰恰是國內目前最大的私募信托平臺——華潤信托。因此此案備受關注。據了解,華潤信托曾發行了國內第一只開放式集合信托計劃,而目前其旗下有80多只陽光私募基金.
面對此次風波,華潤信托迅速地出來對此事件作出了表態。華潤信托證券投資部信托經理何特在公開場合表示,信托產品的虧損,主要是由市場環境和投資顧問的投資風格和策略導致的。
華潤信托表示,由于2007年底爆發了全球經濟危機,證券市場出現大幅下挫,各類證券投資產品均有比較大的程度的虧損。而在這期間,華潤信托已經從信托管理和維護委托人利益出發,向該投資顧問發出多達十幾次的風險提示和止損提示,已經盡責。
同時華潤信托還表示,在認購風險申明書中已經明示“信托計劃不承諾保本和最低收益,具有一定的投資風險,適合風險識別、評估、承受能力較強的合格投資者。”因此其認為在簽訂合同時不存在欺詐行為。而對于投資顧問的操作行為,華潤認為,信托文件沒有限制信托計劃的倉位比例,證券業是該信托計劃的主要投資標的。
有專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在市面上的基金大多為信托制。尤其是私募基金都是由投資顧問這么一個形式的公司來具體操作的。其實和投資者發生直接關系的就是這個直接投資人而非信托公司。但是由于在發行,監督等方面互相存在著責任關系,因此會產生此次的訴訟糾紛。
何特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投資顧問在炒股比賽中利用信托計劃財產進行利益輸送的事實。而作為信托計劃的受托人,不可能知道信托計劃財產以外的所有情況。他同時表示,如果有證據證明因投資顧問違反信托文件約定造成了信托計劃的損失,將會向投資顧問追償。
投資者教育“迫在眉睫”
理財產品遭到投資者的質疑、質問乃至訴訟在業界已經不是罕見的事情。隨便登錄一些關于理財產品的網站,就會看到諸多投資者的抱怨。其提出大概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虧損或盈利沒有達到宣傳的效果。但是,一般能具備發行資格的金融機構都是信譽較好的,為何這樣的問題依舊會在投資者和發行人之間頻繁出現呢?
有專家對記者表示,這主要還是因為雙方在溝通中出現隔閡。這一方面是由于理財產品的設計都比較專業,另一方面,一般條款很復雜,大多的投資者其實并不會仔細看這些條款。
確實,就像最基本的股票開戶。大多數券商都會做一些風險的調查,但關于其中涉及的具體問題,大多投資者只是草草做了選擇,而沒有仔細的思考。當然,這其中包括,投資者沒有足夠的經驗理解所謂的風險到底會有多大。
縱觀現在的理財產品市場,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財等等品目繁多、基金一對多。面對眾多的理財產品,那些基礎薄弱、甚至為零的投資者應該如果選擇,才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呢?
好買基金研究員莊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般的產品都有說明書,投資者之前一定要花時間去仔細閱讀,將盡可能多的不理解的問題咨詢相關人員。而不要只關注盈利多少。同時,還可以咨詢現在市面上的一些研究機構,因為他們畢竟比個人投資者來的專業。此外,投資者在咨詢這些研究機構的時候,可以關注他們研究的方法,從而加強自身的判斷。莊正告訴記者,目前的研究一般會從公司的過往業績、平臺、投資顧問的可查性業績以及流程這四個維度去考察。
伴隨著創業板開閘,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新興業務面試,我國的監管層正在持續不斷地加大了對投資者教育這塊的投入力度。在創業板開戶時,各券商就會有專門人員提醒投資者,關注風險。各大媒體也在反復呼吁新業務,新產品的利益與風險同在。同時記者還發現,近期如工行等一些銀行也在利用自己的廣闊平臺開展各種形式的投資者教育活動。
專家認為:任何一種產品的面世都會伴隨著這樣一種推介和被認知的過程。只有當產品被充分、透徹的認識后,才能意味著其的成熟。同時,當更多的投資者更了解市場,變得理性和成熟時,整個資本市場才會更有活力。 (張藝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