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有60日均線壓制、個股獲利盤眾多的情況下,市場會否出現針對2639點的“二次探底”呢?筆者認為不會,而且“3”時代或將貫穿年內行情,支撐因素依舊來自經濟復蘇、流動性和羊群效應。
首先,經濟復蘇的步伐,尤其是美國的經濟復蘇比市場預期要好要快。道瓊斯指數創近一年新高的市場走勢,其背后的主要推手就是不斷強化人們對經濟復蘇預期的經濟數據。
伯克南稱“經濟衰退或已結束,目前正處于復蘇之中”,其表態得到了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的支持:美國8月成品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經季節調整后增長1.7%,8月全美零售額增長2.7%,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的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年化數字環比增長0.4%,8月工業產值環比增長0.8%,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增長0.4%……
美國在經濟狀況依舊低迷的時候,其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非常微弱,而通貨膨脹壓力輕微,意味著美聯儲在下周議息會議上可以繼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歷史最低水平,使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能夠繼續獲得恢復經濟增長的動力。相信在9月24日開始的G20匹茲堡峰會上,各國依舊會對進一步促使經濟復蘇達成共識,而“退出機制”目前恐怕不會成為各國首要考慮的議題,最起碼會保持現有力度。
對于國內經濟,已經公布的8月經濟數據再度強化了我國經濟快速復蘇的事實,筆者也曾屢次強調經濟“耐克回升”的步伐還在繼續,不要被短期波動所困擾。近期以電子類個股為首的出口型企業的股價表現極為強勁,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海外經濟復蘇給A股帶來了顯著熱點,而且這一趨勢還會延續和擴散。
其次,對于流動性的判斷,不要再簡單地做“數字游戲”。一提流動性,很多投資者就等同于新增信貸數據,由于不可能再出現類似單月1.89萬億的“數字”,再加上IPO、再融資和創業板,于是就判斷流動性將給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如果我們單看1.89萬億和3559億這兩個數字,其落差確實很大,但單月4000億元左右新增信貸投放的絕對數字小嗎?不。
也就是說,即使每個月目前只有4000億左右的信貸投放,對于市場流動性而言也不能得出“短缺”的判斷。投資者不應該死盯一個數字,而應該有一個總體判斷,即只要政策不出現180度轉向,當前的市場流動性不會給大盤造成帶有“毀滅性”的負面沖擊。更何況7月、8月居民存款出現了負增長,近期媒體開始不斷出現“儲蓄搬家”的報道,認為這成為了A股市場補充流動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跌時“羊群效應”助跌,漲時“羊群效應”也會助漲。從3478點開始的下跌,其初始階段還相對溫和,加速下跌出現在觸及3478點以后的第六個交易日,這表明開始“將信將疑”的態度并沒有令資金爭相出逃,當越來越多的資金認可市場還會下跌,進而形成“羊群效應”后,“多殺多”的情景才會出現。
同樣,目前市場資金也還是沒有完全達成共識,對于從“流動性推動”到“基本面推動”能否成功依舊有疑慮,所以我們就看到股市每天都基本是“老鼠亂躥、大象呆滯”,資金更樂于在“題材”中騰挪。不過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大象”的原地踏步正好封住了“二次探底”的空間。以銀行股為例,其當前的估值水平實在難有大的下跌空間。
此外,雖然我們不否認流動性的“足夠”,但也絕不是上半年那樣的“超寬松”,市場全面依靠資金推高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那么熱點就需要一個輪換過程,市場也需要一個形成“基本面推動”共識的過程,“羊群效應”還沒有到發揮最大效能的時候。
總而言之,目前流動性可以判斷為“中性”,經濟復蘇預期可以判斷為“中性偏好”,在這樣的前提下,市場重心會維持一個緩步抬高的趨勢,“耐克上漲”的腳步還會在年內行情中繼續。(石麗芳 作者系資深投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