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主要市場的對比情況看,目前中國股市累積跌幅居世界前列,自上證綜指的6124點算起,下跌幅度高達70%,市場參與者的市值平均出現了相等幅度的縮水。這一方面打擊了投資者對于經濟發展前景和市場穩定運行的良好預期,另一方面,財富縮水嚴重影響了消費層面的投入,對于拉動內需將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市場的持續下跌,也已嚴重影響到了股市的基本職能,造成了上市公司特別是央企競爭力的下降。
中國股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救市時機,對于實際處于“災后”的股市而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零星政策已無法達到明顯的“重拳”出擊的效果,此前出臺的單邊收取交易印花稅、匯金公司入市買入三大行股票、大股東增持等利好因無后續政策支持而形成政策資源浪費。目前要想穩定投資者預期、重塑市場信心,根本在于“及時出臺具有即時效用的近期政策、明確中期政策時間表、積極醞釀遠期政策”的“組合拳”方式;以“市場機制完善、市場環境建設”為基準點的政策方向,才是中國股市災后重建的意義所在。
我認為,平準基金高調入市、股指期貨盡快推出、劃撥大非歸社保基金、出臺積極的稅收政策應成為近期政策的主要集中點。
第一,推出平準基金,同時回購H股。
就目前的國內情況而言,推出平準基金的條件已經成熟,平準基金的“高調”入市,對于市場信心的恢復將起到巨大的其他政策不可替代的作用,將對市場形成明確的政策指向,利于用最短的時間統一市場各方不同的意見,達到救市的最佳效果。從籌集情況看,不妨部分借鑒香港盈富基金與臺灣“國安基金”的模式,從三個角度籌集所需資金,即大型國有企業出資并以入股的形式組建平準基金、以外匯儲備做抵押央行直接發行貨幣組建平準基金和直接面向投資者發行籌集。
與成立平準基金并高調入市相對應的是,動用外匯儲備大舉買入H股,既可以由中投公司完成,也可以由國資委指導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大股東和控股股東進場回購本公司股票,這既起到穩定港股市場的作用,同時又是對央企最直接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對A股市場將形成巨大的正面影響。
第二,盡快推出股指期貨或至少明確具體時間表。
今年以來的中國股市大調整,之所以出現A股基本面并未明顯惡化,但跌幅卻居全球之首的奇怪現象,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沒有股指期貨等對沖工具,基金與散戶只能通過拋售股票這條“羊腸小道”來避免更大的損失,結果導致羊群效應愈演愈烈,出現非理性大跌。如果機構投資者能夠在股指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的話,就會敢于大膽長期持有像滬深300成份股這樣的優質股票而不至于被迫從眾拋售。
因此,從長期效應來看,股指期貨將起到熨平股票現貨市場波動的作用,為股票現貨市場提供對沖風險功能,是投資者規避股市系統性風險的必要手段,還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
第三,劃撥“大非”歸社保基金管理,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小非”長期持股。
首先需要澄清的邏輯是:市場先下跌,大小非才開始減持,而大小非減持又加速了市場的下跌,形成了惡性循環。目前采取的相應措施大多是去“堵”而不是“疏”,事實上在市場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大小非是不會減持的,下跌的時候由于大小非的相對低成本,所以每次減持對他們自己而言都是理性的。
將大非劃歸社保管理,明確向市場宣布社保的最低減持年限(建議最低年限以10年為基準),既能穩定市場預期,又能減緩大小非持續拋售帶來的壓力,使得通過減持形成的獲利部分充實社保基金,加大對全社會的穩定預期。
對于小非而言,可以從信貸政策、產業扶持、稅收優惠等方面換取其持股的時間,解決了這些問題,基本上解決了小非減持的動因。在政策到位的同時,還可以要求小非公開發布自我鎖定公告,從而減輕對市場的壓力,利于穩定市場預期。
第四,暫免股票交易印花稅或改單項征收0.5%。、取消紅利稅等也可以一并作為近期政策的選擇。
上述近期政策在目前市場已經出現危險的時候應一攬子推出,而不是現在這樣零散出臺,造成“政策浪費”,果斷出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樣,中國證券市場中期制度性建設乃至制度性建設的整體布局及時間安排也同樣重要。最先一步,可以探索以股票交易所得稅代替印花稅紅利稅并通過逐年按賬戶計算盈利繳稅部分而虧損部分予以豁免抵充的相關稅收政策等。再次,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央企整體上市與市場化重組,集中推出一批案例,在解決公司治理問題與關聯交易的同時增加資本市場的信心。第三,在政策上鼓勵各種所有制性質的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自愿增持股份,對自愿鎖定大小非的上市公司給予再融資以及其他方面的優惠,在供給上保持市場的穩定。第四,在此非常時期,組建如同“國務院證券委”這樣的機構,對資本市場進行統一協調管理。
近中遠期政策的配合出臺,將利于中國股市在本輪全球性金融危機中最大可能地回避周邊市場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已出臺政策的效用,重樹市場信心,使中國資本市場走出與中國經濟相適應的行情。
(作者為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