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期貨上市半年,個人投資者盈虧情況喜憂參半。一份權威部門的統計顯示,黃金上市以來,首個活躍的主力合約0806(該合約已交割結束)從掛牌到摘牌,自然人盈利戶數約45%,虧損戶數約50%出頭,盈虧戶數基本持平,并沒有出現自然人客戶大面積虧損的局面。業內人士認為,由于黃金市場透明度較高,保持上述比例實屬正常。
自然人悲喜各半
根據記者日前對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四個地區十家期貨公司的采訪調查,上述被調查公司個人投資者的盈虧面在40%-60%之間。“我們的個人客戶中,51%在黃金期貨上實現盈利,在扣除手續費和虧損后,參與黃金交易投資者的總利潤約3400萬元,這得益于公司投資者的理性交易觀念”,浙江大越期貨總經理陳挺說,“客戶在其他品種上的利潤情況倒不如去年。”
此前,光大期貨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黃金期貨實盤大賽,數據顯示,參加的700名投資者中,全部參賽選手的累計總收益率為正。光大期貨總經理曹國寶表示,“事實證明,只要投資者理性參與,黃金期貨交易的風險是可控的”。
金瑞期貨總經理姜昌武介紹,該公司投資者在黃金期貨交易中總體實現盈利。“尤其是套保和參與套利的投資者基本上實現盈利。不過,有一些新進場的個人投資者出現了虧損”,姜昌武分析,這并不是因為對行情的分析判斷出現失誤,而是這些投資者對期貨交易規則理解不夠深。
對此,南華期貨研究所所長朱斌指出,一般的期貨交易,盈或虧的比例在40%到60%之間都屬正常,只有在市場預期一致,而少數能夠產生主導力量的機構和市場預期背道而行的時候,才會出現盈虧戶數極度不平衡的情況。由于黃金期貨吸引了個人投資者高度關注,朱斌建議,自然人要充分了解期貨交易規則,比如個人投資者不能進行交割等等。
機構游刃有余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盡管企業和機構投資者對黃金期貨的參與深度有所欠缺,但實際交易的機構均能嫻熟應用,從而實現利潤,規避風險。首個套期保值交易招金集團就是利用黃金期貨市場的金融屬性,完成了中國黃金期貨的第一張倉單。
雖然參與期貨市場的時間還不是特別長,但紫金礦業在期市的套保和套利操作已頗為成熟,1月9日黃金期貨上市首日期現市場間20元左右的價差被紫金礦業集團抓住,進行了完美的套利操作。紫金礦業負責期貨業務的市場部常務副總經理楊庶表示,黃金上市首日開盤價格為230.99元,“我們果斷地在期貨市場拋空,同時在黃金交易所現貨市場買入,量很大,贏利也較大。當時很多人說我們是凈空投機,其實是無風險套利。”
不過,由于黃金期貨合約門檻高且資金管理嚴格,一些機構客戶在交易中常常顯得縮手縮腳。姜昌武表示,如果黃金期貨合約能縮小一些,交易所能在保證金比例和資金控制相對寬松一些,機構客戶有望進一步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