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底以來,債券市場走出了與一季度完全相反的行情,收益率不斷攀升,債券價格大幅下跌,由此也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此輪下跌主要是由于通脹預期和資金面偏緊等因素。目前來看,上述因素仍將存在,下半年債券市場難以回暖。
通脹壓力加大
目前,全球通脹形勢越發惡劣的事實得到市場認同,我國目前的通脹壓力也不容小覷。中國目前必須面對“四重通脹壓力”,即除了面對全球所共有的能源危機以及由此引發的糧食危機外,中國還必須面對人民幣升值、要素價格改革兩大問題所引發的通脹壓力,預計此輪通脹壓力持續時間不會很短。
首先,成本上升壓力較大。數據顯示,目前PPI不斷走高正是國外大宗商品價格走高引致國內輸入型通脹的表現。上游行業的價格上漲能否以及何時向下游消費品行業傳導仍有待觀察??傮w來看,未來生產成本面臨較大上漲壓力。
其次,國際農產品價格與國內市場價差不斷擴大,導致國內農產品漲價動機強烈。國家為了保證國內糧食供應,采取了多種限制出口政策,短期內起到了相當的效果,但是如果國際國內價差長期保持高位,在國家富農政策的前提下,國內漲價可能性亦將不斷增加。
第三,國內需求仍然較為強勁,居民收入增長帶動消費需求,地震災后重建推高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可能使本已緊張的市場供求矛盾最終全面顯現出來,這時政府的限價措施將面臨較大考驗,短期內可能收到一定成效。
流動性趨緊將延續
首先,到期資金量成下降趨勢。據WIND資訊統計,下半年公開市場到期資金總量只有7176億元,相當于3月份資金的到期規模。即便貿易順差和熱錢流入每月2000億元人民幣,下半年總共向市場注入資金1.2萬億元,兩者總計也不過約1.9萬億元,這也只相當于1月份的到期資金規模。因此,整個下半年市場資金并不多。
其次,央行回籠流動性的力度不會減弱。雖然下半年到期資金和市場流入資金較少,但是央行回籠流動性的力度不會減弱。目前央行將控制通脹作為首要任務,要控制通脹,就必須先控制貨幣供應量。目前來看,央行回籠手段發生了改變,以前主要通過發行央票和正回購回籠資金,但近期,央行公開市場力度減弱,央票發行和正回購發行量大大減少,主要是通過提高準備金率來回籠資金。這樣不但可以降低回籠成本,而且可以達到長期回籠資金的目的,力度和深度都有所加強。
此外,新股發行對資金的沖擊仍然較強。雖然目前新股申購收益率整體下降,甚至彌補不了回購成本,但新股申購凍結資金仍然較多,對市場資金利率的影響仍然較明顯。特別是大盤新股的發行,沖擊較大。一般在發行前三天市場回購利率就會大幅攀升,從前期大盤新股發行情況分析,7天回購利率平均上升約140個基點。下半年市場預計上市的大盤新股主要有中國建筑和光大銀行等,另外中小盤新股也較多,平均每月發行15只左右,平均每輪凍結資金在1.6萬億元左右。在市場資金減少的情況下,對資金的沖擊將更加明顯。
債市未來不容樂觀
在通脹壓力下,政府的反通脹緊縮政策仍然難以放松。雖然目前有研究觀點認為國民經濟整體已呈明顯下滑趨勢而應逐步放松貨幣政策,姑且不論該觀點是否正確,國民經濟面臨較大的通脹壓力仍是不爭的事實。當前全球通脹形勢嚴峻,發展中國家甚至因為通脹控制不力而引起社會與政局動蕩,東南亞國家更有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心理陰影。在奧運會即將開幕的大考之際,政府只可能更為嚴厲地干預企業漲價行為與收緊貨幣信貸供應,不可能放松現行宏觀調控政策。因此,筆者預計下半年“三率齊動”的可能性較大,后期債市仍不樂觀。
基于目前的宏觀環境,無論是市場還是政策,都不利于債券市場的回暖。因此,建議機構投資者適當縮短債券久期,交易機構可空倉或持有短期融資券進行套利交易,也可適當持有3年期以內的浮息債券,而配置機構可適當放緩中長期債券的配置,可在市場預期較差的情況下逐步建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