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性信托理財市場,在不斷傳出的“叫停、收緊”等傳言中,已經風聲鶴唳。
今年以來,中行已經全部停掉了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而工行也于5月前停掉了該類產品,同期,建設銀行也開始大幅縮減此類產品的發售。
而一些繼續發售的中小商業銀行,也戰戰兢兢,但又抱著“沒有說違規就是可以繼續做”的僥幸心理。
迄今,面對已經慌亂的市場,監管依然沒有明確表態,但又時時透露出要規范的信號。
叫停風聲
信托貸款類理財計劃,去年下半年以來曾經出現了爆炸式增長。但是,從2007年底開始,該產品市場的政策環境開始“晴轉多云”。
事情起于2007年的銀監發[2007]75號文。該份文件對銀行的擔保進行了徹底的清理整頓,并明確給出了禁止擔保的范疇,該范疇中,“信托計劃”正在此列。
商業銀行人士告訴記者:“這個文件,對我們信托理財產品的影響極大。”
也就是從那時起,銀行嗅到了“政策風險”的味道。商業銀行認為,“這一方面是規范擔保,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規范爆發式增長的理財產品。”
正是由于對“收緊”信號的解讀,中行在2008年干脆直接停掉了這個產品。
這份謹慎很快得到了印證。2008年4月份,銀監會專門發文,《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對理財產品開始規范,并于4、5月份對銀行的執行情況進行“暗訪”。
5月份,傳言再次甚囂塵上。銀監會叫停“銀行為融資性信托做擔保”成為最重磅的炸彈。
不過,本報記者獲悉,由于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分別涉及銀監會內部多個不同監管部門,而各方目前并未就此問題一起專門探討,也未達成最終共識。
目前,唯一明確的說法是,“現在還沒有發文,也沒有禁止”。
而除了銀監會之外,央行也開始關注此類貸款風險,并讓部分銀行填寫了調查問卷。
這些都導致了銀行開始“走一步,看一步”,并開始為政策“變臉”做準備。
銀行“曲線救國”
準備之一,就是產品的突圍式增長。
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的研究發現,5月份以來,理財產品的發售進入高峰期,成為自2004年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以來單月發行數最多的月份。其中,最明顯的趨勢是,信托理財類產品的快速飆升。
據統計,2008年5月份,32家商業銀行(包括26家中資銀行和6家外資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382款。其中的294款浮動收益產品中,有222款產品為投資信貸資產與票據資產的信托類理財產品。
記者獲悉,該類理財產品的火爆,一方面與銀行信貸規模控制有關,大量優質客戶得不到貸款有關,一方面也與銀行的“突圍心理”有關。
某股份制銀行財富中心人士告訴記者,“現在不少優質客戶的貸款都得不到滿足,銀行沒規模了,只能通過這個產品做。”
因此,挽留和維護客戶,成為銀行做這個產品的首要出發點,而其給銀行帶來的中間收益則不是銀行的重點。
商業銀行理財部門人士說:“這個產品對我們整個中間收入的貢獻并不大”。
信托公司人士告訴記者:“信托貸款客戶的貸款利率完全與商業銀行的貸款一樣,其中拿出大約2個百分點作為銀行和信托公司的傭金收入,銀行拿大頭。”
如此計算,一般一年期信托貸款理財產品,除了傭金2%外,一般給投資者的收益為5.5%—6%。
而為了控制風險,銀行對客戶的選擇頗為苛刻。
“我們對客戶要求很高,至少要是我們評級為AA以上的,一般是AAA才行。”銀行人士稱。
之前為控制風險,信托公司一般都會要求銀行為信托理財產品做擔保。而在銀監會叫停銀行為信托計劃做擔保后,隱性擔保成為變通之策。
銀行隱性擔保
但目前,這點成為市場和監管層爭議最激烈的地方。
商業銀行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目前的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一般都是由銀行為主參與,因而信托公司一般都會要求銀行出具擔保,以降低產品風險。
因而既要繞道銀監會禁止銀行為“信托計劃”做擔保的規定,又要達到擔保的目的成為商業銀行頗費思量的地方。
引入第三方銀行做擔保,成為變通方式之一。
商業銀行人士介紹,由于銀行對客戶的篩選很嚴格,這樣的大客戶一般都會有多家銀行對其授信,而在銀行對其授信的額度內,銀行可以通過發放銀行貸款、也可以通過銀行為其融資做擔保、或者對其商業票據承兌等多種方式,為企業提供融資。這樣,設計理財產品的銀行,就可以利用“第三方銀行對其沒有用盡的授信,讓其為該筆信托貸款出具擔保”。
而這樣以來,銀行由原來為“信托計劃做擔保”,即對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做擔保,變成了對“信托貸款”做擔保,即對融資方的信用做擔保。
“其實,都是銀行的隱性擔保在其中。”
但商業銀行認為,這樣達到了三個目的,一不違規,二達到了信用增級,三是“如此繞規模也不像以前那么明顯了”。
記者獲悉,目前這一點正成為監管層爭論激烈的地方,亦可能成為未來發文規范的要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