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的加速,金融機構匯兌凈損失也正在迅速擴大。
記者日前從有關渠道獲悉,今年一季度,我國金融機構匯兌凈損失為238億元,虧損比去年同期增加246億元。其中,由于人民幣升值幅度加快,目前商業銀行的外匯貸款基本上是放一筆賠一筆。
匯兌凈損失猛增從上市銀行的一季報中也可以略見一斑。以中國工商銀行(5.88,-0.05,-0.84%)為例,該行一季度的匯兌及匯率產品凈損失為38.18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增440.03%。
除了上市銀行,其他金融機構也飽受人民幣升值加速的困擾。中信證券(33.98,-0.01,-0.03%)一季報顯示,受匯率變動影響,公司今年前三個月匯兌凈損失3214.49萬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20.2萬元增加了3194.29萬元。
權威人士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加快,正是金融機構匯兌凈損失猛增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3月3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7.0218元,使得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達到了4%,升值幅度較上年同期大為加快。
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國,除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外匯資產最大持有者就是包括工行、建行和中行在內的商業銀行,隨著人民幣的持續加速升值,匯兌凈損失將在一定程度上對其業績造成拖累。
最新年報披露,工建中三家上市銀行目前手里有近400億美元外匯資產處于風險敞口狀態,以7.5%的升值速度和現有人民幣匯率估算,這部分外匯資產損失將超200億人民幣。
而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經歷了上周五的短暫微幅回調后,6月2日人民幣兌美元大幅升值100個基點,中間價突破7.94關口,今年來人民幣第39次刷新匯改以來新高,按照匯改時8.11的匯率計算,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14.46%。
外匯專家建議,在人民幣保持單邊升值的背景下,金融機構應盡量進一步減小外匯敞口。同時應努力增強自己的資產定價能力,并更多地運用金融衍生工具來管控自身匯率風險。本報記者 但有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