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6次上調存貸款利率,2007年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不但讓銀行日常經營活動所能支配的現金比例不斷降低,也讓利率風險暴露無遺。在債券市場收益率曲線不斷上移的背景下,上市銀行們如何進行債券投資,在最新披露的年報中或許可以看到一些線索。
過去的一年里,在市場利率水平隨著央行不斷加息而水漲船高的過程中,各家銀行的債券投資利息收入也是與日俱增。以已經公布年報的兩家大行——中行和工行為例,2007年工行的證券投資利息收入從2006年的655.91億元增長了261.33億元至917.24億元,中行的集團債券投資利息收入也增加了63.05億元增至735億元。
雖然上述數據中,除債券投資外,還包含有其他證券投資,但是債券投資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利息收入的增加也反映出其增值效應。工行的年報數據顯示,作為該行利息收入的第二大組成部分,證券投資利息收入在利息收入中占比達25.7%。
其中如果考慮到華融債券、特別國債等等重組類證券投資的利息收入不增反減,非重組類證券的利息收入拉動作用就更加明顯。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市場收益率提升在增加銀行投資利息收入同時,那些按照新會計準則需要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債券資產卻在利率上漲、券價下跌的熊途中受到沖擊。
以債券業務為特色的南京銀行就指出,該行的交易類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就受到加息和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的影響而出現公允價值為負的情況,其中交易類金融資產的余額從期初的91.30億元下降到了期末的67.41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該行在報告期末所持有的交易類金融資產在總金融債券持有量中所占的比重仍達26.4%,大大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對于這樣的市場環境,各家銀行的應對措施雖各有差異,但主流方向卻非常一致。比如中行和招行均表示,他們增持了短期融資券,中行和工行則在浮動利率債券的投資中增加比重。此外,縮短投資久期,也是包括中行、興業和中信等在內的多家銀行所采取的投資策略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