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多僧少?
歲末,一中資小型保險公司投資部總經理坐在映紅的計算機前,一臉愁容。
困擾他的并不是業績問題。已任投資部總經理數月的他,至今仍是一名光桿司令,"招聘了很久也沒有合適的。"
2007大牛市讓早前出走保險的投資人員,重新回流到證券基金行業,新成立的中小保險公司在招聘投資人才時,已無優勢。
"今年在保險公司做投資至少有50萬-100萬的進賬,但比起基金公司動輒上百萬的收入,仍是小巫見大巫。"一位正準備跳槽的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透露。
投資人員告急無疑將加大中小保險公司的投資風險。知情人士透露,保監會擬批準數家中小保險公司聯合發起成立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解決生存壓力。
人員逆流動
目前在中資中小保險公司中,投資部人員總數多為1-3人,達到5人左右規模的已屬鳳毛麟角,甚至少數幾家公司只有投資部總經理一人。有些公司不得已,只得由從未做過投資的人員主管投資部門。
2004年的情況則大不一樣。彼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陸續成立,保險資金開閘入市,吸引大量基金公司人員凈流入,其原因主要來自基金公司的重重困難:一方面,很多基金經理深感管理公募基金的壓力,如每周每月每季每年的基金凈值排名壓力,讓人喘不過氣來;另一方面,是時股市不濟,基金銷售困難,一些小基金公司甚至出現了生存危機。相對而言,握有"重金"的保險公司頗具吸引力。
而進入2007年,隨著股指攀升,證券、基金市場的持續火爆使得該領域從業人員收入數倍于保險公司。同期,正德人壽、國華人壽、信泰中小保險公司陸續籌建,"能保證不流出已算好的了,想從人家那挖人實屬不易。"一具備5人規模的保險公司投資部負責人表示。
為此,保險公司不得不降低標準,"只好到應屆畢業生中去招了。"這位總經理透露。
即使這樣,保險公司仍處于劣勢。"我們給應屆生的底薪只有兩、三千元,到了基金公司就能到四千以上,名牌大學的優秀畢業生都被挑走了,而對保險投資來說,并非隨便招個人就能干。"他說稱。
前程無憂招聘網調查顯示,目前在基金行業中,尤以投資/基金項目經理最為熱門,隨著新發基金數量的增長,國內投資/基金項目經理人才更加缺乏。
由于時近年末,年終獎的籌碼亦加重了保險業內挖人的困難。目前,投資部門在保險公司內部的薪酬核算均與其他部門不同,分為固定薪酬和浮動薪酬,且浮動薪酬比固定薪酬還要高。"今年保險業普遍投資收益較好,春節前后浮動薪酬將會兌現,如果再有些額外獎金,相當可觀,因此很少有人會在元旦前換新東家。"一小型壽險公司投資部總經理說。
除薪酬水平差距外,"比起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中小保險公司可投資運用的資金規模要小很多。"前述保險公司總經理表示。
截至2007年9月底,基金市場規模超過3萬億元,是2004年底的10倍。從年初到現在,基金公司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已超過2000億元,最小的也有數億元。
而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對于保費收入末幾位的中資健康險公司和壽險公司,前10個月保費收入為十萬元至百萬元不等。"如按照注冊資本加保費收入再扣除成本費用計算,注冊資本金2億元的保險公司,可用于投資的資金只有2-3億元。"一保險公司投資部負責人表示。
較小的資金規模只能給投資人員提供較小的操作空間和發展平臺,這也成為制約人才流入的桎梏。
抱團解困
相比之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和進入第二梯隊的中型保險公司的日子則稍好過些。
一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介紹說,相對中小保險公司的投資部門,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資產規模更大,加上參與一些新投資渠道的試點,因此對投資人才具備一定吸引力。
除已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的9家老牌保險公司外,一些中型保險公司也在為建立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做準備。知情人士稱,具有日資背景的生命人壽希望與日方股東共同設立合資資產管理公司;民生人壽也將投資部改名為資產管理中心,為將來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奠定基礎。
中外合資保險公司則因外方股東的經驗,在資金運用上占有優勢。如,中德安聯、信誠人壽等的保險資產管理,都有安聯集團、保誠集團旗下的資產管理部門支持。
"投資部人員配備不齊使得中小保險公司在經營管理上面臨風險,同時投資收益沒有保證也不利于投資型保險產品的推出和銷售。"一業內人士稱。
2004年4月,保監會下發<保險資金運用風險控制指引(試行)>,要求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不能同時負責投資決策、投資交易和風險控制部門的管理,應維護風險控制部門職能的獨立性。
同時,該指引還要求,保險資金的戰略配置與戰術配置、投資決策與投資交易職能應相互分離。項目評審、投資決策、交易執行、資金清算、會計核算、風險控制等部門和崗位之間應相互獨立。
監管部門已在為解決中小保險公司的投資難題開辟道路。保監會擬批準數家中小保險公司聯合發起成立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希望他們更多地通過其直接參與保險資金的運作。(孫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