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盤農產品期貨繼續扛起牛市“大旗”,這引領國內期市的農產品走強。以大連豆類期貨為首,國內多數農產品期貨合約昨天收盤飄紅。漲勢最好的大連豆油不僅成功收復了周三的失地,主力合約0805盤中更是險些創出歷史新高。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美國糧食庫存下降速度驚人,來自新興國家的進口勢頭相當猛烈。面對這種情況,部分業內人士已經開始流露出全球食品價格陷入通脹的擔憂。
受隔夜外盤大漲影響,大連商品交易所豆類期貨昨天早盤集體高開,收盤全線上漲。其中,大豆主力合約0805收報4549元/噸,與上一交易日相比上漲56點,漲幅為1.25%;豆油主力合約0805盤中摸高9696元/噸,逼近前期創下的高點9710元/噸。豆粕、玉米、棕櫚油等其他交易品種也全部收紅。
分析人士認為,農產品期價近日的大幅上漲雖然有投機力量介入其中,但從長期來看,市場對全球食品通脹的擔憂才是推動農產品價格飆升的根本原因。此前,美國農業部曾發出過警告,稱玉米、小麥與大豆的庫存量或將大幅下降,但與此同時的需求則非常強勁。有關官員預測,美國小麥庫存將跌至6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由于澳大利亞等出口國家的削減供應,全球各大進口國正競相采購美國的農產品,這種舉動把農產品價格推到了驚人的高度。業內人士指出,玉米、小麥與大豆價格的上漲將推高農民的飼料成本,最終使消費者面對更高的肉、禽、奶價格。
盡管農產品價格屢創新高,但新興國家的進口熱情卻不降反升,而來自于中國的買盤更是相當強勁。國家海關總署本周二稱,中國11月大豆進口量達335萬噸大豆,創下月度進口第二高水準,較10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增加17.8%和43%。今年1月至11月,大豆進口較去年同期增加8.1%,累計達到2789萬噸。為抑制國內糧油價格上漲,有關部門宣布將大豆進口關稅從3%調降至1%,促使國內壓榨商逐步增加采購量。不過,這種做法是否能夠有效抑制糧油價格上漲,目前來看還有待觀察。
周三晚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大幅走高,主力合約終盤收報1150美元/蒲,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刷新34年以來的價格高點。外盤玉米期價最高上摸434.6美元/蒲,逼近443美元/蒲的高點;小麥期貨的情形也頗為類似,955.4美元/蒲的價格距離前期高點966.4美元/蒲僅有一步之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