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已接受監管部門"把脈"
■房貸業務更偏愛"現金流"門檻
房貸新政公布以后,外資銀行同樣面臨收緊房貸的政策要求,他們的放貸門檻是否同步提高了?昨天(10月16日),匯豐、渣打、東亞、花旗等外資 銀行紛紛表示,目前正在抓緊制訂房貸細則。知情人士透露,考慮到外資銀行審貸標準與中資銀行存在差異,其細則內容或有不同之處,可能更強調貸款購房者的“現金流”等指標。
外資銀行開始制訂細則
本周一,監管部門在上海召集匯豐、渣打、東亞、花旗等外資銀行就房貸業務進行座談,意在了解在滬外資銀行、特別是法人銀行如何理解和落實房貸新政,同時聽取外資行對“第二套房”界定等具體建議。除召集會議的上海銀監局官員外,中國銀監會監管三部(負責外資銀行監管事務)的相關負責人也專程從北京趕到會場。
據參會的外資銀行代表透露,各外資銀行會上表態將按監管部門的要求開展房貸業務,同時,將落實房貸新政的難點、問題也一一反映上去。多家外資銀行表示,會后,他們已開始討論制訂房貸細則,之后,將以書面形式呈交銀監會待批。
央行、銀監會上月底出臺的《關于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通知》,同樣也適用外資銀行。
“第二套房”更難認定
外資銀行反映,房貸新政的執行難度比中資銀行更大。匯豐中國發言人表示,匯豐已開始執行監管部門的規定,但個別細節還在研究中。據了解,在如何界定“第二套房”等問題上,外資銀行同樣存在困惑,甚至比中資銀行更難操作。
渣打銀行表示,該行客戶經理與客戶進行溝通時,會在房貸合同上添加條款,要求客戶確認其房貸是用于第幾套住房。但是,上述操作是建立在客戶本人自覺守信基礎上的。
一位外資銀行人士表示,確認第二套房貸主要通過央行個人征信系統查詢。但目前滬上沒有一家外資銀行加入央行征信系統。也就是說,如果購房者第一套房貸來自其他外資銀行,經辦外資銀行是查不到相關貸款記錄的。
事實上,外資銀行面對新客戶時,也沒有積極性去央行征信系統里查詢該客戶是否已有貸款記錄。
而且,外資銀行在對貸款人信用認定、風險控制等方面與中資銀行存在明顯差異。中資銀行對貸款人的信用認定主要根據其房屋估值,并以此確定客戶的貸款成數和利率。而外資銀行主要依據貸款人的“現金流”評級來判斷貸款人的還款能力。一般以(每月房貸資金+其他或有負債)/每月收入為指標,若該比例超過50%,外資銀行會大幅度提高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的門檻。
對于外資銀行,那些已有一套甚至多套已結清貸款住房的貸款人,其資質評級一定頗佳,銀行收緊信貸的對象不應該針對這些人。(李強 劉志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