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浮動機制實施兩年來,我們的員工并未減少,維持在500人左右。現在還可能再吸納和培養一些技術人員,為新生產基地輸送人才。”南寶集團東莞黃江鞋材廠總經理特別助理黃進鏘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相關統計顯示,中國的鞋業從業者有400多萬人,紡織品服裝業更多,超過1900萬人。很多人都擔憂,人民幣升值將影響這兩個產業及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出口,并造成相當部分人失業。
本報近日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這些產業的就業暫未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近一半受訪企業認為,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公司的雇工數會保持不變;1/4的公司認為雇工數可能減少5%以下;甚至有公司認為,其雇工數將增加。盡管一直存在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但幾乎沒有企業考慮以減少雇工數、減薪或遷移到成本更低的國家來應對。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目前人民幣的升值步伐對就業應該沒有負面影響,但若升值速度提高一兩倍,將可能沖擊就業。
紡織業資深分析師汪前進認為,問卷調查的結果,恰好吻合中國目前因產業快速發展而導致一些地區出現“民工荒”而非勞動力過剩的實際情況,該情況下一般不會出現失業潮。
利潤雖攤薄訂單未減
黃江鞋材廠是專為臺灣寶成集團設在東莞的工廠提供鞋材的上游企業。寶成是全球最大的品牌鞋類生產商,年產鞋約1.6億雙,代工阿迪達斯、耐克等品牌鞋,其在中國大陸的工廠產量約占該集團全球總產量的50%。
受人民幣升值、生產成本大幅上漲及貿易摩擦的影響,寶成近年來逐漸在中西部地區和印尼、越南等國新增生產線,其在珠三角地區的生產線幾乎沒有增加。
“不過,珠三角依然是寶成集團在大陸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原有生產線的產量并沒有減少,采購商還是愿意往這里下單,訂單依然很多,所以黃江鞋材廠的人員也沒有減少。”黃進鏘說。
東莞大朗鎮是廣東省創建區域國際品牌3個試點單位之一及首批15個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之一,以大朗為中心的產業集群匯聚了近萬家毛織及相關企業,該集群年銷售毛織產品超過12億件,其中70%以上出口。
大朗鎮黨委副書記林熙仿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業集群模式在消化成本方面能力較強,受人民幣的升值影響不大,最困惑的反倒是缺工——大朗鎮今年毛織產品訂單同比依然保持20%以上的增長,而工人的缺口也達到20%左右。目前,該鎮正準備從德國、日本進口1000多臺電腦編織機,以緩解勞動力短缺。
廣東開平市儕達制衣廠老板張毅生兩年來一直保持700多人的雇工規模。他說,即使人民幣再升值,他也不會裁員,因為來料加工企業主要是靠加工費賺錢的,只要訂單有保證,工人越多、生產規模越大,賺錢也就越多。
他說:“人民幣升值對我們的出口有影響,訂單利潤會壓縮,但采購商下的單不減反增。考慮到生產成本上漲及勞工短缺,我們只能有選擇性地接利潤高的單,不敢貿然擴大生產規模。”
汪前進認為,從中國紡織品服裝業近年來的快速增長可看出,一方面中國的多個產業在國際上仍有很強競爭力,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幅度相對平緩,只是導致企業利潤減少,而并未影響訂單。在訂單沒有減少的情況下,裁員并不是用來應對人民幣升值的有效方法——中國相當部分出口產品屬勞動密集型,兩個人的工作量難以由一人來完成。
產業體系對沖升值風險
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將來海外采購商是否會將訂單轉移?很多中國出口企業都在擔憂這個問題。
梅新育認為,人民幣升值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導致生產成本上升,跨國采購商可能將一些低附加值、較廉價的產品訂單轉移到其他發展中國家,但這不會威脅到中國的產業發展,對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反倒有利。
海關總署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9809.3億美元,同比增長23.3%。梅新育說,人民幣匯率浮動兩年來,中國外貿依然快速增長,原因有二:一是中國傳統的出口商品在質量、交貨效率等方面都有優勢,國外采購商還是愿意將訂單給中國;二是新興出口產業不斷涌現,如鋼鐵、汽車等。
他預計,將來幾年中國出口還將繼續增長,只是增幅將有所回落,但仍不會令就業發生重大變化。跨國采購商大規模地將訂單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的可能性不大,制造業方面,20年內還不可能有一個國家能取代中國,原因是中國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體系,很少有其他發展中國家具備這種優勢。
汪前進也說,即使將來紡織服裝行業部分企業因人民幣升值而倒閉或裁員,由于中國勞動力相對短缺,工人也可能流動到其他行業。(李溯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