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如果缺少了民間組織(也稱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第三部門或非營利機構),就意味著社會缺少了一種黏合劑、缺少了一種生長點。因此,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如果沒有全民的廣泛參與,民間組織不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很難說這屆奧運會是一次成功的奧運會。北京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 、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副會長陳劍最近在其剛推出的“2004北京奧運經濟報告”中做了以上表述。他指出,因為沒有民間組織的廣泛參與,表明整個社會成熟度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在6月15日舉行的“構建和諧社會與民間組織發展”研討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北京奧運的成功、推進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構建和諧社會都離不開民間組織的積極參與。
公共服務舞臺,民間組織角色不可缺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一項重要作用是為廣大公民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但這項工作,除了政府以外,還包括各種社會組織,如各種協會、志愿團體等現代社會的民間組織。例如,國際奧委會就屬于非政府的、非營利的國際體育組織。
民間組織,是指那些以服務公眾為宗旨,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所得不為任何個人謀利,其自身具有合法免稅資格和提供捐贈人減免稅的合法地位。
民間組織這個概念,起始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末,在西方開始形成并流行,如今已影響到非常廣泛的社會領域。以加拿大為例,加拿大是民間組織比較發達的國家,加拿大現有人口3150萬,各類民間組織人數總和超過1.3億,平均每個加拿大人加入的各類社會組織超過4個。隨著非營利組織的迅速發展,進入的領域也越來越多,如文體休閑、教育科研、衛生保健、社會福利服務、環境保護、住房與開發、慈善中介、國際援助活動等。
讓民間組織助力奧運,是社會成熟的表現
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的標志是什么?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是北京奧組委以外惟一一個服務于2008北京奧運會的民間社團組織,由陳劍執筆的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非盈利組織,溝通政府與市民的橋梁”課題的研究結論是,只有達到了以下三條標準,2008年北京奧運會才稱得上是一屆成功的奧運會。一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順利舉辦,開得風光體面,受到國內外人士的贊揚;二是成本低、效率高,體現中國人文精神,并為北京乃至中國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和物質的遺產;三是運用市場經濟手段,推動北京乃至中國市場化進程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成熟。
陳劍認為,第一條相對容易做到,因為這可以不考慮成本與效益,只要各方面滿意就可以了。過去很長時期,我們就是這樣做的。而要實現后兩條,則有相當大的難度。要實現后兩條標準,一項重要內容是動員和組織全民參與,特別是民間組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2008年北京奧運會,如果沒有全民的廣泛參與,民間組織不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只是北京市政府和2008年北京奧組委包打天下,很難說這屆奧運會是一次成功的奧運會。因為沒有民間組織的廣泛參與,2008年北京即使在一些經濟指標方面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但在社會成熟度方面還不能說實現現代化。而如果社會成熟度不夠,很難想象2008奧運會是一屆成本低、效率高,體現中國人文精神的奧運會。而這方面,我們顯然還有較大差距。
“從目前北京奧運會運行情況看,民間組織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這對動員和組織廣大市民的參與,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的介入是十分不利的。”陳劍指出,北京奧運的舉辦也應重視民間組織的作用。
構建和諧社會呼喚民間組織
民間組織的作用主要表現是,可以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主體多元化的需要;可以適應政府轉變職能的需要;有利于政府規范自己的行為;可以促使公民發揮潛力,促進社會發展的多樣性;可以增進社會容忍、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一個較為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各自承擔相應的職能。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結構和社會制度雙重轉型時期,發展民間組織,不僅是舉辦奧運的需要,也是我國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國外的經驗和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單純憑政府的力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社會成員多元化的生活需要。培育和發展民間社會組織,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央黨校科社部社會學教研室教授向春玲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致力于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宏偉目標,這樣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系統工程其建設的主體不僅是黨和政府,同時也必須動員社會各種組織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現在市場化改革、政府職能的轉變社會結構的轉變也都為我國民間組織的加快發展提供了推動力、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