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建議如下:
第一,開展京津冀一體化區域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專項調查。以1:25萬區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為基礎,結合1:5萬圖幅水文地質調查,開展京津冀一體化區域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專項調查,側重于土地利用調查(重點為土地利用變遷調查)、污染源調查(包括工礦企業搬遷調查、圈定典型污染場地等)、土壤及地下水質量狀況調查等。通過調查,查明京津冀一體化區域地下水及土壤污染狀況,鎖定主要污染來源。通過對京津冀一體化區域進行地下水脆弱性評估,制定京津冀一體化區域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區劃,提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控建議。
第二,開展典型污染場地分類定級,搭建信息庫。在系統收集、綜合整理已完成地下水環境監測資料及污染源調查資料基礎上,查明京津冀地區地下水污染分布狀況,制訂污染分類定級方法,篩選重要污染區域開展較大比例尺的調查評估示范,對主要污染區域進行分類定級和編錄,提供需要首要治理的重點污染區域清單,圈定重點污染區域的范圍和規模,建立典型污染區域信息系統。通過這些舉措,為京津冀地區地下水資源宏觀管理、保障飲水安全和人民身體健康、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科學依據,為防治地下水污染和普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科學知識提供基礎資料。
充分收集國內外典型污染場地調查研究的相關信息,尤其是美國環保局和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對于典型污染場地的梳理和篩選工作。吸納發達國家對于典型污染場地的管理經驗,結合我國目前對于典型污染場地調查評估的工作進展,編制典型污染場地分類定級和編錄的技術方法。選擇案例區開展典型場地分類定級和編錄示范工作,不斷完善、改進分類定級和編錄方法。在全區域范圍內將分類定級和編錄方法進行推廣,以地級市為單元,以查明典型污染場地類別和級別為重點,以專題研究與綜合研究相結合的原則開展此項工作,逐步搭建京津冀一體化區域典型污染場地信息庫。
第三,開展典型污染場地修復治理示范。針對污染場地特點和修復需求,參照典型污染場地分類定級和編錄,選擇典型污染場地,研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染場地土壤的修復技術與設備。開展污染場地修復治理示范工程,建設一批典型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綜合示范,制定相關的風險評估與修復技術管理規范,引導我國污染場地修復高技術發展。通過產學研結合,主動地將實驗室技術推廣應用到工程實踐中,推動土壤修復產業的發展,為我國典型場地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提供技術支撐。
《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13-2022年)》涉及眾多污染企業的搬遷和廢棄。應以此為契點,開展污染場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禁止未經評估和無害化治理的污染場地進行土地流轉和開發利用。
(作者:張兆吉,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趙保軍,北京煜環天地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