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措施
無形之手發揮更大作用
氣候變化問題不僅僅是單純的減排,它還包括科學、技術、教育、經濟、生產、生活、社會、外交、國家安全等諸多問題。
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法律、經濟、行政及技術等手段,推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強了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明確了推進節能減排降碳的30項具體措施。其中,積極推行市場化節能減排機制,建立碳排放權、節能量和排污權交易制度,開展項目節能量交易,推行能效標識和節能低碳產品認證等措施,強化了應對氣候變化中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重要作用。
9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隨后,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3部委聯合下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
這兩個文件綜合利用了行政手段和市場手段,加快低碳技術發展和燃煤發電升級改造,以達到減少污染排放、降低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的目的。
除了政策扶持,中國還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力度。2012年,完成水電投資1277億元,核電投資778億元,風電投資615億元。為進一步激勵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收購,2012年3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可再生能源電價進行全面的資金補助。2013年8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分布式發電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對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分布式發電的扶持政策。
2013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增速分別為: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長5.0%;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36.3%;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增長143.0%;核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4.0%。
節能減排、低碳技術的順利發展,給碳交易市場的形成提供了動力。隨即,碳交易市場被激活。
2011年,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設立了北京、天津、湖北等7個碳交易試點。
2013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第一天,就取得了204.1萬元的交易額,迎來開門紅。截至2014年3月7日,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平臺達成交易77筆,成交額達到325.8187萬元。
今年9月9日,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興業銀行和湖北宜化集團簽訂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協議,成為我國首單碳資產質押貸款項目。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一步擴大。
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抉擇。
應對氣候變化,我們正在積極行動。 (記者 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