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美麗鄉村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規劃是否合理關涉區域內城鄉統籌發展、村莊聚落形態重構和優化以及村莊內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事項,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過,《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基層調研了解到,盡管規劃為先的理念被地方官員和農民廣泛接受,但無規劃、偽規劃、亂規劃的問題仍然存在,陷入“多龍治水”困局。主體不清、責任不明,資金不足、技術不全,統籌不力、剛性不強,規劃中暴露的種種弊病已經成為美麗鄉村建設中必須首先要啃的“硬骨頭”。
“多龍治水”致規劃“打架”
除鄉村建設規劃上下層級之間“斷檔”外,各個部門間的規劃和方案“云集”村莊,甚至“打架”的問題也比較普遍。
從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始,“以規劃為先導”的理念就已經成為鄉村建設中的各方共識,到了建設美麗鄉村的階段,規劃先行更是基本原則。但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我國大部分鄉村有上級原則規劃,無基層具體規劃,多部門項目規劃,少地區全域規劃。上下“斷檔”,左右“分割”,各地在“誰來規劃”的問題上存在分歧,由此產生的規劃“缺位”和“錯位”問題非常嚴重。
記者首先對政府各層級間的鄉村規劃進行梳理,發現省市級一般都有鄉村建設的原則性規劃,但到村鎮一級乃至縣一級大部分地方卻沒有合理科學的具體規劃,呈現“省市有規劃,縣鄉有做法,村里沒辦法”的狀態。
以河北為例。省一級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有關鄉村建設規劃的法律法規,包括《河北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河北省新農村建設村莊規劃編制導則》等,對建設規劃的重要性和編制規則進行了說明。
在市一級,相關的建設規劃也比較健全,比如邯鄲市2001年出臺了《邯鄲市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并在2005年修訂,對“改善村鎮的生產、生活環境,推進文明生態村鎮建設,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等進行了詳細說明。
但到了市級以下,規劃編制和實施的普及率便大大降低。邯鄲市下轄的15個縣市中,盡管都在進行鄉村建設,但并不是所有的縣都有完整的建設規劃。
除鄉村建設規劃上下層級之間斷檔”之外,各個部門間的規劃和方案“云集”村莊,甚至“打架”的問題也比較普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彭真懷認為,鄉村建設規劃統籌的問題非常突出。
在甘肅隴南市的一些村莊,臨近年底,村干部最忙的就是不斷應對上級各個部門的年度檢查。康縣的一位村干部告訴記者,有時候好幾個上級部門同時來村里檢查規劃的落實情況。在貴州興義市,一個村莊有各類規劃十余個,但這些都是各個部門針對自身項目制訂的規劃,沒有村莊整體規劃的統籌,一些部門規劃難以實施。
彭真懷表示,一村多規劃緣于“多龍治水”。財政部門管一事一議,環保部門管農村環境集中整治,農業部門也有相關責任,各個部門都有支農資金、項目建設規劃或方案,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落實到具體村莊時,自然出現規劃“打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