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與治理同步遏制水土流失
今夏的洪澇災害,再次暴露出我國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的薄弱環節和隱患。沈國舫認為,當前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是:在經濟建設中重開發、輕保護的現象仍普遍存在;坡耕地和侵蝕溝治理滯后,成為水土流失主要來源地;部分地區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配置不當;貧困地區水土保持投入嚴重不足,防治速度緩慢;統籌協調不夠,采取的治理措施難以形成合力。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沈國舫提出,首先,要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堅決遏制新增人為水土流失。他說:“目前,水土流失的一大主源是交通路線、管道、開礦等城市擴展建設活動,對地面的破壞嚴重并且集中。對這類情況,應通過立法,確保開發建設與治理保護同時進行?!?/p>
其次,要大力推動小流域綜合治理,突出抓好坡耕地和侵蝕溝綜合整治。在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區,大力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在溪河沿岸及山腳建設基本農田,在山腰建設茶葉、柑橘等經果林帶,在山頂營造水源涵養林,建成綜合防治體系。
再次,要加大封禁保護力度,充分發揮生態自然修復能力。在人口密度小、降雨條件適宜、水土流失比較輕微地區,特別是廣大的西北草原區、南方雨熱條件適宜的山丘區及其它人口壓力較小的地區,應優先考慮生態修復的辦法。
第四,要堅持因地制宜,分區確定防治目標和關鍵措施。像黃土高原,措施配置應以梯田、壩地為主,或營造以適生灌木為主的水土保持林,溝壑區應開展溝道治理。在東北黑土地,防治工作應以改變耕作方式、控制溝道侵蝕為重點。
最后,還要建立健全統籌協調機制。沈國舫說:“水土流失是一個綜合的自然和社會經濟問題,水土保持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各級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水土流失防治的協調機制,統籌研究水土流失防治的重大問題和相應的政策措施,使水土保持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林晶晶 柳思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