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出爐報告指出,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今后10年內電子垃圾將急劇增長,成為環境污染的重要源頭。對此有通信業專家指出,目前廢舊手機已成為增長最快的電子垃圾,而國內電子垃圾處理遠未產業化,散兵游勇式的電子垃圾回收亟待規范化、產業化。
手機成增長最快電子垃圾
業內人士指出,手機以及相關配件無疑將成為國內增長最快的“電子垃圾”。中國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手機生產和使用國度。到目前為止,中國手機用戶數量已經突破7億大關。據統計,2009年我國手機產量達到6億部,山寨機出貨量亦史無前例地達到了1.45億部。
據業界統計,目前國內用戶大概一年半左右就更換一次手機。而國內電信業正經歷從2G到3G的升級換代,因此對手機的更換更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隨著3G競爭日趨白熱化,運營商為推廣3G業務紛紛通過預存話費送手機,入網送手機等方式鼓勵用戶將2G手機更換為3G手機,這無疑將帶來更多的廢棄手機。
而根據國家規劃,小靈通將在未來若干年內逐步退市,讓出頻率發展3G通信。由于小靈通終端與其它移動通訊網絡無法兼容,這意味著屆時國內超過5000萬臺小靈通將一下子成為電子垃圾。
廢舊手機“提金”污染環境
根據聯合國報告,一部手機里的銅、鈷、銀和金等金屬占其重量的23%。據業內人士介紹,從手機等電子垃圾的線路板可提取各種貴重金屬。在1噸廢舊手機線路板卡中可以分離出約130公斤銅、2公斤銀、0.4公斤黃金和80克鈀。
由于回收成本較低,門檻低,廢舊手機成為不少小型垃圾廠提煉金屬的重要途徑。一旦這些廢舊手機落到非正規電子垃圾處理工廠,則很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根據聯合國報告,中國大部分電子垃圾處理均由個體回收者實施,并以簡易焚燒回收裝置處理, “只能回收少量的金屬,卻會釋放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報告認為,中國的垃圾處理廠焚燒電子設備,并從中獲得金等貴金屬,這一焚燒或提煉過程會釋放出對環境有害的有毒煙霧——含鉛、水銀和砷。更麻煩的是,甚至有不少商家冒著違法的風險專門從歐美進口廢舊手機等電子垃圾去“提金”。
建議以舊換新成環保政策
有聯合國官員表示:“中國亟需設立大規模高效率的電子垃圾回收設備,通過正規、受監管的流程回收并處理電子垃圾。”
不過,廢舊手機等電子垃圾的回收之路依舊漫長。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尚缺乏完善的廢舊手機回收流程。盡管不時有運營商、手機商推出手機環保計劃,在營業廳或銷售店設置廢棄手機回收箱,回收廢棄手機、電池、充電器以及其他附件以再利用。但由于這些活動回收手機大都不支付任何費用,在目前市民環保意識不高的情況下,大都淪為宣傳環保理念的噱頭,難以真正實現循環利用。很顯然,業界推出的回收渠道,與一天比一天高漲的手機消費潮并不成正比。
有業內專家認為,目前電視機、電冰箱等家電均可通過“以舊換新”政策加速更新換代,但更新換代更快的手機、手機配件、MP3等電子產品,其回收則缺乏相關國家政策支持,“以舊換新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政策。國家完全可以從環保立場出發,建立完善的廢舊手機回收政策,推動廢舊手機循環利用”。
市民廢棄手機多放家中
日前記者隨機調查了身邊約20位接受過大學本科或以上教育的市民,超過一半人表示會將用過的手機“閑置家中”。其中一位接受采訪的市民表示,他購買的手機通常價格超過2000元,但2年后,這臺手機如果拿到二手市場銷售,價格連20元都不到,“價格太低難以接受”。另一位市民則表示,他手頭一臺廢棄小靈通拿到二手市場銷售,對方僅開出“5元”的超低價,他只好將其留在家中。
一位熟悉二手手機市場銷售行情的人士告訴記者,在二手市場上國際大品牌手機相對“保值”,這些手機品牌認可度高,可以經過翻新在偏遠農村地區重新銷售。而國產低端手機、山寨手機、小靈通,市場認可度低,難以重復銷售,相當一部分被以超低價回購用以提煉金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