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日是第13個世界濕地日,其主題為“從上游到下游,濕地連著你和我”,旨在呼吁人們關注河流流域,共同保護流域的生態環境。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包括沼澤、泥炭地、濕草甸、湖泊、河流、滯蓄洪區、河口三角洲、灘涂、水庫、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地帶等。由于兼具陸地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的特點,濕地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特殊生態類型,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美化環境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濕地也因此被譽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和“天然物種庫”。聯合國環境署2002年的權威研究數據顯示,1公頃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創造的價值高達1.4萬美元,是熱帶雨林的7倍,是農田生態系統的160倍。
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全球濕地不斷遭到過度開發和破壞。為加強對濕地的保護和利用,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這一公約于1975年12月正式生效。為了紀念這一創舉,并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1996年《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目前,《濕地公約》已成為國際重要的自然保護公約之一,締約方達158個,全球有1831塊在生態學、植物學、動物學、湖沼學或水文學方面具有獨特意義的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資源豐富,單位面積大于100公頃的濕地總面積為3848萬公頃,居世界第四、亞洲第一。中國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保護濕地,目前已有超過40%的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
·濕地概述
濕地這一概念在狹義上一般被認為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地帶;廣義上則被定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積水體。《國際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是廣義定義。
按照廣義定義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中國濕地面積占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濕地類型,一種濕地類型又常常分布于多個地區。
中國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截至目前,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已達30處。其實中國獨特的濕地何止30處,許多濕地因為養在深閨無人識,至今仍無人問津。
地球上有三大生態系統,即:森林、海洋、濕地。“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過6米的沿海地區,包括各種咸水淡水沼澤地、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涂、河邊洼地或漫灘、濕草原等。按《國際濕地公約》定義,濕地系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
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濕地是位于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濕地的特征植物。濕地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強大的的生態凈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20世紀中后期大量濕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濕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濕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
濕地是地球上有著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濕地的類型多種多樣,通常分為自然和人工兩大類。自然濕地包括沼澤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灘和鹽沼等,人工濕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庫、池塘等。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共有自然濕地855.8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