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時,曾有人這樣描述央企:“下到大餅油條,上到衛星導彈,央企都有涉及。”當時,8萬億元的國有資產分布在各行各業中,中央企業3級以上子企業分布在國民經濟20個門類中,并在國民經濟95個大類行業中涉足86個行業。
產業鏈太長,資本分散,布局不合理,當時存在的這些情況都嚴重制約了央企的競爭力,也制約著央企在經濟結構中主導作用的發揮。
而要增強央企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改變這種現狀,進行結構性調整,使央企專注于主業的發展。
當時的人們對此認識并不統一。一位親身參與了20年來國企改革過程的專家回憶當時的狀況說:“經過市場化的改革,企業已經成了市場主體。所以,不少人認為,市場主體就應該遵循市場化的原則,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不管是不是主業,只要能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就可以,為什么一定要為企業規定一個發展方向呢?”
1990年代后期,國企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由于資金的逐漸充裕和金融、房地產等高利潤產業的崛起,加之當時管理界流行多元化戰略理論,鼓勵企業進行多領域投資,以分散風險,所以不少企業都走上了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在非主業領域大量投資,從而造成了企業普遍存在主業不明、主業不強等現象。
但是,隨著國家發展進入新階段,發展戰略已經有所調整,對央企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央企不僅必須把自己的主業做大做強,取得國內同行業的主導地位,而且還必須準備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告訴《上海國資》:“從原來的保值增值到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這是不同的兩個階段。”
他認為,第一階段國資國企改革的任務是制止當時存在的國資流失,實現保值增值。第一階段的任務基本完成以后,就自然而然地過渡到了第二階段,進行結構調整,發揮國資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的戰略作用。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解釋過央企明確主業的意義:“國資委對中央企業的國有資產要求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中央的國有資產應該集中在涉及到國家安全以及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以及關鍵行業,發揮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行業分布過寬,企業的主業太多,資源配置效率不高。所以,中央企業的布局與結構的調整面臨著非常繁重的任務。”
同時,隨著三九集團等企業在執行多元化戰略時發生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多元化戰略也遭到懷疑。張文魁表示:“三九、澳柯瑪、華源等案例都說明,多元化會給企業帶來較大風險,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國際企業界的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正略鈞策管理咨詢上海負責人徐霆也告訴《上海國資》,全球500強企業中,80%的企業是專業化的公司,只有20%是多元化公司。他說:“央企是國際500強的新軍,還是走專業化的道路比較穩妥。即使要走多元化的道路,也應從專業化經營、多元化布局開始。”
也就是說,無論是國家的需要還是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都要求央企必須首先將自己的主業做強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