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新形勢新特點
教育亂收費呈現出更隱蔽、更多樣的新變化
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家的重點治理,各個學校在教育亂收費問題上,已不再像以前那樣明目張膽,公開收取,而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呈現了“項目更新、方式更隱蔽”的新動向、新特點。
記者走訪了一些學校,瀏覽了網上很多家長論壇,發現“化整為零,分次收取”以及“避開鋒芒、錯時收取”成為很多學校采取的亂收費手段。在某幼兒園門口,有家長告訴記者,在幼兒園入園收費上,一些高檔幼兒園費用每年在6萬到8萬元不等,若一次性收取一學年的費用,很容易讓家長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有的幼兒園化整為零,按月繳納,這樣平均下來,每個月幾千元,就不會引人關注。
還有的家長告訴記者,每次開學時候,既是收費的集中時期,也是媒體關注的集中時期,有些學校為了避開公眾視線,就在開學時只收取那些明文規定可以收取的費用,而一些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則放在平時收取。
“巧立名目,變相收取”也是很多學校慣常采用的手段。有的學校迫于政府規定和社會輿論的壓力,在學雜費上不敢公開加碼收取,于是就改換門庭,利用開辦特長班、補課班、興趣班,亂發復習資料,收取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共建費等各種名目與學生入學掛鉤的費用等,變相增加學生負擔,以此彌補學校公用經費的不足,或為小集體牟取利益。
某門戶網站育兒論壇版主“加菲貓”就反映,學校希望學生統一購買教輔材料,但是又不能強制,于是就通過“家長委員會”安排布置這項活動,由“家長委員會”動員家長“自愿”繳納。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謝秀英老師指出,當前對于亂收費的查處數量非常有限,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較大的隱蔽性。很多學校在收費時,只收費不開票,學生在交費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憑證,學校以機構“信譽”保證交費學生在該校上學的學位或參與某種活動的資格,學生家長誠惶誠恐、戰戰兢兢接受學校的做法。最終,雖有亂收費之實或價格違法舉報,結果卻查無實據,不了了之。收費不開票成為各個學校應對亂收費檢查并從根本上化解風險的重要法寶,這就在無形中大大增加了查處難度,亂收費現象也得以肆意橫行。另有一些學校則通過將亂收費合法化逃避查處風險,其主要做法是將強制性的教育亂收費轉化為學生家長的自愿性捐款,通過改變亂收費的性質使其變得更加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