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于后來引發數萬網友跟帖的網絡民調“咱們小學時期的作文必殺結尾句”的發端。
網友們蜂擁而至參與投票,評出當年作文簿上出鏡率最高的話是:“自十一屆XX全會以來”;其他選項還包括——“我愛我家、更愛我偉大的祖國”;“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小朋友,謝謝你,你叫什么名字?——不用謝,我叫紅領巾……”; “在燈光下,看著媽媽的白發,我……淚流滿面……我一定要……”等等。
而2010年,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一等作文的評分標準仍舊強調“思想向上”。在許多網友看來,許多高考作文空洞而乏味,說教味道撲面,是典型的“八股文”,但誰讓它們“思想積極而向上”呢?在網友和高考評卷老師那里,他們各自有一套作文“審美”標準,這兩套標準有時甚至是對立和沖突的,但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更深諳后一種標準,他們知道如何投其所好,炮制一篇高分作文。而上述作文簿上出鏡率最高的話,便是這種“投其所好”作用之下的產物。而這一套話語方式,在如今的孩子作文中,不過是換了一種表達方式而已。
北京零分作文:《北京的符號》之“北京房價” 有這樣一段:
關于金錢,我沒什么概念。好在比較喜歡具象思維,趕緊換算一下,想起來比較容易。
假如我是個農民,一個人,有一畝地已經不錯了。一年種兩次,一次小麥,一次玉米,一年能掙個800塊,再加上養一群鴨子,賣點鴨蛋,估計最多也就能掙1000塊。想要在上海那郊買套像樣的房子,我得不吃不喝地耕種1000年。
你不得不承認,作者說出了都市人的尷尬,但說這樣的“實話”,至少在高考場上,是不大容易得到喝彩的!
80后韓寒在博客中說,中國人第一次被教會說謊是在作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