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國際著名科學期刊《自然》在其生物技術分刊《NatureBiotechnology》上發表了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領銜、華南理工大學主要參與的合作研究成果《構建人類泛基因組序列圖譜》。這一研究成果的并列第一作者羅銳邦和另一名署名作者金鑫是華南理工大學大三和大四的在讀學生,同屬華南理工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基因組科學創新班同學。
在此之前,該創新班的同學邵浩靖于今年8月份在《科學》雜志上署名發表了名為《40個基因組的重測序揭示了蠶的馴化事件及馴化相關基因》的論文。
《自然》、《科學》雜志是科學界的國際一流學術雜志,國內一直將能在該兩種刊物上發表文章作為評價科研水平高低的標準之一。這三個在讀本科生是如何做到的?他們在研究中做了哪些工作?他們的成長經歷又有什么不同?他們是否智力超群?他們的成功和支撐他們的平臺有什么關系……
羅銳邦:
大三的“小屁孩”也可以做出成績
-羅銳邦:
20歲,深圳人,華南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專業大三學生,先后就讀于深圳市翠竹小學、羅湖外語學校。2004年在深圳市青少年機器人大賽機器人足球比賽中獲二等獎;在羅湖區第三屆科技信息節智能機器人比賽中獲機器人滅火項目一等獎第一名;2007年在廣東省中學生生物競賽中獲一等獎。
“這次論文能發表在《自然》雜志的生物技術分刊上,第一要感謝華南理工大學與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的創新班,如果沒有創新班這種培養模式,我們就不可能做到。”前日晚,《構建人類泛基因組序列圖譜》的并列第一作者羅銳邦接受了本報的電話采訪。
“學術無起點,并不是只有碩士、博士才能做出科研成果,大三的‘小屁孩’也可以。”年僅20歲的羅銳邦言談間比同齡人更為成熟,也表現得非常自信。羅銳邦的這種觀點是華大基因研究院很多人都持有的,面對“為什么你們能做到”這樣的問題,“為什么不能?”是他們最迅速的反應。
“第一作者”的含金量
羅銳邦介紹,一篇論文最多有4個“第一作者”,自己作為第一作者,意味著在研究項目中要承擔起主要工作。該論文的另一位第一作者、23歲的鄭漢城告訴記者,幾位第一作者要從項目設計開始做,要對研究有整體把握,將問題分解為若干小問題讓組員一個個攻克。而作為第一作者,還要參與論文中部分段落的寫作。鄭漢城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現在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工作,他和羅銳邦都參與了這項研究工作。
自小就熱愛科學的羅銳邦自去年暑期起就來到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實習,今年又在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上課并參與科研項目,他表示,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堅定了自己在科研方面發展的想法。
成績=天才+平臺+努力
此次發表的研究成果出自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基因組計劃研究團隊,團隊的平均年齡不超過25歲,其中一位負責人僅23歲,羅銳邦是團隊中年齡最小的一個。為什么年僅20歲的小伙子能成為在科學界權威雜志上發表論文的“第一作者”?
在此次廣為媒體報道之前,在深圳長大的羅銳邦就已經是一個“小名人”,小學、中學期間在辯論、寫作、英語比賽、生物競賽、機器人比賽等方面得過不少獎項。
熟悉羅銳邦的金鑫如此評價他:“努力,學習能力強,很較真。英語、計算機基礎非常好。”羅銳邦的朋友則評價他“智商不是一般的高”。
與羅銳邦一起合作研究的鄭漢城說:“羅銳邦在解決問題上很有主見,計算機能力比大部分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好。”
不過,鄭漢城認為,20歲左右在國際權威雜志上發表論文,并不是多么破天荒的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挑人”時會選擇學習能力強、有興趣做科研的人,而這些人來到華大基因研究院后,大多能做出成績,“這不是個例,與華大基因研究院的環境有很大關系”。
而該論文的另一位第一作者、現年23歲、曾在北大就讀的李英睿在大四時就曾在《自然》中發表第一個亞洲人基因組論文。還有一位人大附中的高三學生、17歲的趙柏聞,也在華大基因研究院做研究。“或許距離高中生做出重大科研成果也未必是很遙遠的事情。”鄭漢城說。
金鑫:
世界很神奇,而且還有規律可循,很有意思
-金鑫
21歲,甘肅蘭州人,華南理工大學生物技術專業大四學生,華南理工大學科幻協會首任會長。2008年,正在讀大二的金鑫向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申請實習并獲得批準。2008年底,華大基因研究院向金鑫所在的華南理工大學生物與工程學院提出了破格錄用的建議。
“我從小就比較愛學習,認為世界很神奇,而神奇的東西還有規律可循,很有意思。”今年大四的金鑫被同學認為是一個“胖胖的、很可愛,為人很謙遜、好打交道,做事非常認真”的人。這個年僅21歲的小伙大二時就向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申請實習并得到了批準。
長達10頁紙的實習報告
金鑫小時候和很多小朋友一樣,愛看《十萬個為什么》,父母沒有按固定的模式刻意塑造他,而是支持他做喜歡做的事情。高中時期,生物教師啟發了他對生物學的興趣。
2008年上半年,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到華南理工大學做了一次宣講,還在讀大二的金鑫覺得這個團隊“很特殊、有意思”,努力爭取到了實習的機會。那年暑假,金鑫第一次來到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實習,期間,他的勤奮、靈氣和強烈的探索欲望引起了華大基因研究院的注意。實習結束時,金鑫寫了一份長達10頁左右的實習報告,記錄了對生物科學的認識以及對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感悟。
據媒體公開報道,這份長長的實習報告被華大基因研究院作為中層干部內部傳閱材料。暑假結束后,金鑫榮獲所在學院的暑期科研實踐活動一等獎,并獲得了院長特別獎勵的獎金10000元。
2008年底,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向金鑫所在的華南理工大學生物與工程學院提出了破格錄用他的建議。
“只要有本事,就能做出成績”
“在學校里一定要上課,在華大基因研究院可以想學什么就學什么,學知識不是來自課堂,而是來自自學和實踐。”金鑫說,在華大基因研究院上課很自由,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老師本身就是做研究的,課程內容不是來自于某個教材而是來自最前沿的研究。
相比學校寬松、安逸的生活,金鑫在華大基因研究院的日子里,時間顯得不夠用。“每個項目都是很多人一起做,做科研本身又存在時效性、競爭性,雖然沒有人規定你一天要工作多久,但通宵工作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在《自然》生物技術分刊上發表的論文研究項目中,金鑫負責的工作是“把特有序列定位回染色體”,這個工作讓他感受到了挑戰,學習相關程序和閱讀大量外文文獻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華大基因研究院有非常好的測序優勢,我們有足夠好的數據去做研究,只要你有本事,就肯定能做出成績。”金鑫說,一項研究成果是團隊合作的結果,自己目前只是作為署名作者,希望將來能夠在基因組研究中作出更多的貢獻。
今年第十一屆高交會開幕前一天,華大基因研究院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正式簽署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協議,金鑫正在申請前往哥本哈根大學繼續深造。
邵浩靖:
研究是人生愛好,就像有人愛打游戲一樣
-邵浩靖
20歲,深圳人,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班大四學生。曾在深圳市人民小學、深圳中學就讀,自稱比較內向,愛讀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書籍,很少參加競賽。
“非常好,就是要這個效果。”看了網友對《南方日報》昨日刊發的《華工本科生登上國際學術高峰》的評價后,邵浩靖的第一反應是這樣的。
要的是什么效果?過了許久,邵浩靖在網上給記者發來一句話:帶動更多的有志青年、中年人及老年人關注和投入到科學事業當中。
這么嚴肅、崇高的話語從年僅20歲的大四學生口中說出來,讓人不由心生佩服。
以后要成為“第一作者”
今年8月,邵浩靖在《科學》雜志上署名發表了名為《40個基因組的重測序揭示了蠶的馴化事件及馴化相關基因》的論文。此事并沒有被廣為宣傳,直到他的同學羅銳邦成為《自然》分刊上一篇論文的并列第一作者之后,邵浩靖才開始變成熱門人物。
在《科學》上那篇論文出爐前的5個多月里,邵浩靖主要承擔研究項目的數據挖掘、畫圖等工作,這與他的計算機專業相關。他對記者說,將來一定會成為《科學》論文的第一作者,負責一個項目的主要工作。
邵浩靖很低調,理由是:“科學家是低調的”。
盡管低調,但是邵浩靖很自信:“如果沒有創新班這種培養模式,我也肯定能在《科學》上發表論文,但不可能這么年輕時就做到,也許要到30歲,或者更長時間之后才能做到。”
邵浩靖很熱愛科學,他曾經為了做出一張完美的圖改了不下300遍,他覺得做研究是自己最愛的事情。“研究不是工作,而是人生愛好,就像有人愛打游戲一樣。我的樂趣就在于:我有一個假想,然后在研究的過程中,用科學的手段來證明這個假設。這種感覺太好了!”邵浩靖認為,熱愛科學是進入創新班的首要條件,“創新班第一批的10個人,是在五六十個人中挑選出來的,都是一些特別熱愛科學、思維敏捷、有科學的邏輯觀的人”。
中學時的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獲得的成績和大學前在深圳受到的教育也是有關系的。我曾就讀的深圳中學提倡創新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今年3月14日,邵浩靖修滿本科4年的學分后回到深圳,在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開始一邊學習一邊搞研究。
“跟我們在一起的有院士、博士,學歷普遍比較高。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個領域里國際最前沿的東西。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可以在研究中用到,研究中遇到不懂的就向別人請教,再去學。”邵浩靖在談話中經常要停頓一下,很認真地尋找一個合適的詞去表達自己的意思,非常嚴謹。
與從小就經常得獎的羅銳邦不同,邵浩靖顯得比較內向,愛讀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書籍。
還在讀大四的邵浩靖沒怎么考慮工作或者繼續深造的事情,對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搞研究。“將來很可能會讀個碩士、博士什么的,但肯定是在搞研究之余去讀,研究是最重要的。”邵浩靖說:“我們還會有更多的文章發表,現在只是開始,不只是羅銳邦、邵浩靖、金鑫,創新班還會有更多的人發表文章的。”
專題撰文南方日報記者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