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山區教學點仍缺編
“這次重新核發中小學教師編制,教師人數相比過去略有增加,針對山區學校的客觀情況,希望政策能有更多的傾斜。”明光市張八嶺中學教師阮華君說。
“我們學校現有172名學生,如果按照1∶23的標準,學校可有7名教師。但是一到六年級6個班都得配語文、數學老師,再加上音樂、美術、體育課程,人手確實難以分配。現在我們有5名正式老師,一名老師要代幾個班的課,教學任務繁重。”明光市明南辦事處趙集小學校長呂氏宏說,“如果將學生都合并到中心校去上學,雖然解決了教師編制的問題,卻給學生以及家庭帶來了不小的負擔。現在我們學校一些學生上學得走七八里路,如果合并到中心校,路程增加到兩倍還多”。
記者了解到,由于山區人口分散,不少教學點學生人數普遍較少,目前的編制標準確實難以滿足學校的教學需要。有的教學點學生不到23人,又怎么辦?“教師少了,教學任務就重了。”阮華君說,“如果山區農村和山區縣鎮實現一個標準,相對要好一些”。
“教師編制少,就難以配備專業的音、體、美老師,我原來不僅要教五年級的語文,還要代二年級、五年級的音樂和美術課程。我對音樂、美術幾乎是一竅不通,只有上網搜搜‘現學現賣’。”已經從明光市橫山回民小學調到當地中心校的孫志滿告訴記者,“主要還是一些村級教學點缺教師,中心校相對就好一些”。
調查
實行寄宿制是趨勢
“從教育公平考慮,這次由安徽編辦、教育廳、財政廳聯合出臺的《意見》已經向山區做了很大傾斜,把19個重點山區縣單列出來就是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給山區教學點‘特事特辦’。山區縣鎮小學編制標準由過去的1∶23提高到1∶21,農村小學則由1∶25提高到1∶23。”省教育廳師范處處長齊建平說,“從政策的角度來看,要給每個山區教學點都具體確定編制人數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次出臺的《意見》對19個重點山區縣在標準編制人數之外增加了3%的附加編制,每個縣可以根據具體教學點的需要,對這3%的附加編制合理調配”。
齊建平表示,在出臺《意見》之前,編辦、教育廳、財政廳已經對山區教學點進行過調研,也了解到山區教學點人口分散、學生人數少的情況,所以一些學生人數不滿23人甚至只有1人的教學點也按照1名教師的標準核發編制。
“當前山區教學資源迫切需要整合,可以在幾個鄰近的村鎮結合部設立教學點,把分散的學生集中起來。”齊建平說,“為了減輕學生家庭的負擔,防止教學布局調整造成一部分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帶來安全隱患,教育廳正在努力推進山區寄宿制學校建設,這也是山區教學布局調整的趨勢。”
齊建平介紹,目前安徽教學布局調整已經減少了上千個教學點。山區學校實行寄宿制也仍然面臨著不小的困難,一是需要一筆不小的財政投入,二是一些學生家長認識不足,對此尚存憂慮。
評點
制定政策需因地制宜
王敬波(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相對于城市教育而言,農村尤其是貧困山區義務教育基礎差、任務重、難度大,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發展不平衡的一個突出矛盾。山區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不少教學點學生人數普遍較少,為了就近入學,又要盡量開齊課程,勢必占用較多的教師,造成批準編制和實際需要之間的矛盾,影響學校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致使教學質量和教師的健康都無法得到保障。教育政策制定時應當充分考慮到這種客觀情況的存在,將保證基礎教育發展的基本需要,作為政策制定的前提條件。
為了解決這種矛盾,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當注意:首先,中央制定政策時,應當盡量為各地方留出必要的政策空間,避免因政策的“一刀切”而造成實際操作的困擾。其次,各地制定政策時,除了因地制宜外,還應考慮到政策的動態性,適度增加政策的彈性和靈活性。適當增加山區教師編制與中小學布局調整的趨勢并不矛盾。教師編制不是死的,可以隨著教育狀況的變化而隨時調整,既不要讓過多的編制成為財政的負擔,也不能讓編制成為阻礙教育發展的絆腳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