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校長的管理風格和領導類型決定著學校發展的方向和水平。拋開純粹的學術研究不提,基于一種草根的視角,對現實中的校長進行分類,這不僅有利于我們更貼切地認識校長,也有利于校長們更好地反思自己、了解他人——
忽然想起來給中國的校長分分類。不是我閑來無事找話題,分類原本就是一種科學研究的方法,我們不能因“校長”一詞遮蔽了校長之間的差異,這樣既不利于研究的發展,也不利于校長正確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很多論文、著作也曾對校長作過分類,如:集權型、放權型、民主性;經驗型、制度型、文化型。這些分類一方面過于籠統,另一方面因缺少“草根”基礎,總顯得漂浮。鑒于此,我們似乎可以這樣來分類:
黃牛型:這種校長當初就是“勞模型”教師,“教而優則仕”,當上校長后依然起早貪黑。學校管理怎么抓,他心中沒譜,只知道“上傳下達”。不過他這個上傳下達可是不折不扣的,誰要是打折扣,也不批評,而是親自糾正。他經常在校園里轉悠,一圈下來,手上拿著撿來的廢紙。發現學生不聽話,他會走進教室。你放心,他一定會在班主任到來前及時“撤離”,他怕教師嫌他多管閑事,更怕教師們有思想包袱。他還兼著一個班的課,即使在細節上,他也絕對是教師們的榜樣。他每年考評幾乎都是滿分,“先進”、“優秀”了一輩子,一天突然調離校長崗位成為督導,他還不明白到底是咋回事。
官僚型:他“朝中有人”,很氣派;他每天很少在學校,早已不兼課了,進出校門都是以車代步,神龍見首不見尾。周前例會他會準時到達,有時遲到兩三分鐘。會議最后的發言照樣是“四點”:一是“剛才大家的意見我原則上同意”;二是“我最近很忙,學校的事主要靠大家”;三是“有人跟我反映,個別領導工作有問題,今天我不點名”;四是“學校經費很緊張,大家注意節約”。某一天,他會突然無比沉痛與無奈地說:“這次市教育先進工作者市局非要讓我擔當,我覺得很對不起大家。”
寨主型:他主要靠權力和權術來管理學校,屬于專制主義,在學校一般是一呼百應,誰不應,誰倒霉。他喜歡喝酒,與民同樂;他有一幫兄弟,官都不大,但權力很大;他喜歡開會,一開會就罵人,還說粗話,但都為了學校好;他也喜歡推行一些“新政”,但過幾天就忘了。有人說他是“硬漢校長”,果敢、英明,但“果敢”與“硬漢”如果沒有教育的素養和人的內核,容易成為“山大王”。
婆媽型:他崇尚細節管理,人未到嘴先到,請你去開個會,他會告訴你坐幾點的車,然后坐幾路到達會議地點。這樣的校長容易使教師們成為犬儒,思想嚴重蛻化,進教室邁哪條腿恨不得也去請示一下。這些校長特喜歡找教師談話,把自己打扮得很“人文”,還喜歡聽各科老師的課,并且免不了指導一番,儼然自己是個全才。有人迎合他的意見是他最大的幸福,并且這人就是下屆學科帶頭人了;有人反對,他就會把人家八輩祖宗翻出來考證一番。
專家型:這類校長分成兩種:一種是土生土長的,把一所薄弱學校辦成了“名校”,自己也就是“專家型”校長了。他們很刻苦,治校經歷了很多痛苦;他們集結了很多治校的偏方,被專家、記者一包裝,真的挺像那么回事,于是他們也滿口“文化”起來。還有一種本身就是特級教師,做了管理工作后憑借扎實的教育學功底很快成為管理專家。他們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試驗全新的辦學模式,積累各種經驗,把學校辦出了特點,辦出了特色,最后辦成了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