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超過600萬,創下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就業也被稱為進入30年以來最難時期,中央地方紛紛出臺措施,拓寬渠道保就業,發放創業貸款,發放就業券,鼓勵大學生當村官,措施的背后是救急還是救助?解了燃眉之急,又如何能做到一勞永逸?《新聞1+1》為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在我們國家,大學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的過剩,兩個數字,一個是600多萬,這是今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畢業生的數字,然后還有去年沒有消化完的100多萬,相加也就是說將近七百八萬的大學生在等待著職位。那么面對這么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該怎么辦?學校應該怎么辦?父母應該怎么辦?社會應該怎么辦?政府又應該怎么辦?今天我們演播室特別請到了一位特約觀察員,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先生,請王先生過一會兒為我們評析這些話題。首先我們還是一起來感受一下大學畢業生即將面臨的就業之爭。
(播放短片)
解說:
這是廣東省2009年高校畢業生首場供需見面會的現場,在暨南大學的足球場上,拿著簡歷的學生繞著球場足足圍了三圈,他們排著隊等著領取的是數量有限的招聘會門票,連門票都如此搶手,可以想見崗位競爭的激烈程度了。
記者:
你覺得適合自己的崗位多嗎?
彭劍峰(求職大學生):
不多。
王博文(求職大學生):
相對來說有一些壓力吧感覺。
解說:
從去年11月22號起,廣東省2009年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正式拉開大幕,并將一直持續到今年6月30號,不僅時間跨度長,而且44個場次也創造了歷年之最。
第一天在暨南大學田徑場舉行的四大國有銀行專場共有1.4萬余名應屆畢業生到場爭搶1200個崗位。第二天,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的銀行證券保險專場,共有1.5萬名學生競爭1500個崗位。第三天的外語外貿和營銷管理專場,1.4萬人涌入現場,爭搶1300個飯碗。
不僅在廣東,北京、重慶、浙江等很多地方也都出現了異常火爆的招聘場景。
據最新統計數據表明,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611萬,加上前幾年沉積下來的未就業480萬畢業生,2009年需要就業的大學生高達千萬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員表示,2009年大學生就業面臨著比以前更加趨緊的形勢。
廣東一家企業計劃招聘15名賣豬肉的員工,竟然有1500名研究生投送簡歷,展開競聘。最終脫穎而出的35人全都是名牌大學的研究生。
無獨有偶,在西南大學畢業生的招聘會上,一家環保公司開出十萬年薪招聘大學生做清淘化糞池業務員,也有很多大學生躍躍欲試。雖然往年也出現過大學生賣肉這樣的新聞個例,但在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勢之下,有如此多數量的畢業生競聘這些職位,還是引發了很多媒體的報道和評論,有人說這表明了畢業生就業觀念的轉變,更多的人則看到了大學生在面臨就業時的一種現實選擇。
實際上,關于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早就引起了決策層的高度關注,除了相關部門陸續出臺有關政策之外,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把就業問題擺到了突出位置。會議指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從幾年前開始,就業難就成了很多高校畢業生必須面對的課題。金融風暴讓就業難的現實更加嚴峻。在壓力之下,這道難題需要每個應屆畢業生、學校、企業,甚至全社會來共同解答。
小標題:大學生并不多
主持人:
您看王先生,這是一個不等式,因為找工作的人比往年要多得多,但是工作崗位,由于金融風暴引起的實體經濟的影響比往年要少得多,這種不等式是不是就意味著,如果做出推理的話,就一定意味著今年的大學生會有相當多找不到工作?
王旭明(特邀觀察員):
有這個可能,其實這也不是今年的新問題,我看到《中國青年報》最近披露的一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的調查,說大學生就業難難倒全世界,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在我們中國特殊的情況下,又加上今年金融危機這樣一種背景,特別是今年畢業生你也知道達到610萬人,確實創歷史新高,大學生就業難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主持人:
今年有一個外因,就是金融危機引發了經濟不景氣,如果刨除這個外因的話,600多萬畢業生,市場能不能消化?
王旭明:
我認為就從我們國家對大學生的需求來說是能消化的。
主持人:
什么意思呢?
王旭明:
因為我們國家并不是說大學生多了,多到了崗位已經不足以容納下他們的工作了。
主持人:
既然您這么說了,剛才我在一開始說了,2008年還有150萬大學畢業生沒有消化,一直壓到今年,既然我們的市場作為一個新興市場經濟,我們有這么多的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要,為什么還會積壓出這么多的大學生?
王旭明:
這里面就是很復雜的原因了,不是一個或者兩個問題,有用人單位的問題,有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問題,有學校培養的問題,還有評價機制的問題等等等等。
主持人:
您剛才說按道理是應當消化的,但如果說刨除這樣的因素,我們不存在經濟不景氣的因素,我們的市場就能消化這600多萬,然后再加上去年的100多萬嗎?
王旭明:
實際上您問的是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國家的大學生究竟是多了還是不夠?
主持人:
所以我就想問這個問題,因為有一種說法就是中國即將進入到未富先老,因為我們國家即將面臨人口老齡化,然后對于青年勞動力急需,這種情況下,這么多受過教育的大學生,幾百萬,這是我們多大的資源,為什么現在反而把他當成包袱來看?
王旭明:
這個病也需要,如果比喻的話,一副中草藥得配上很多味的中草藥才能來治,什么意思?就是說一個,我覺得我們國家大學生不是多了,是遠遠不夠。第二個,遠遠不夠,你剛才說了,剩下這么多,怎么找不到工作?150萬,或者今年610萬,這么困難,而且還年年困難,這里有很多原因,比方說我們今天的大學生,我剛才舉個例,我們今天的大學生和你上學時的大學生,你上學的時候是大學生,我上學的時候也是大學生,是不同的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