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成為當前重要經濟問題
●金融危機加劇解決就業難度
●應鼓勵建立自主創業“特區”
●提供優惠條件加強資金扶持
就業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會成為比較棘手的宏觀經濟問題,中國人口本來就多,加上其他幾個原因:一是大學畢業人數超過現有產業結
構吸收能力;二是中國城市化的歷史轉折點,農民向城市居民轉移是必然趨勢;三是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存在制度性障礙,使得創業指數偏低;中國低級勞動力形成的低級產業結構的優勢利用限度已經到頂。此外,美國次級貸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加快了中國就業問題的嚴重程度。
依我之見,中國就業問題的解決,主要需從國情出發,思考解決的辦法。毫無疑問,政府加大投入、促進消費的措施都是有一定效果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就業的壓力。但是我們還是要認識到,中國就業問題的解決不能只是靠投入錢來解決,中國就業問題的解決可以用制度投入。非常明顯的現象是:目前大學生畢業的就業傾向是進入國家機關,2008年報考公務員比例達到80∶1。此外就是進入銀行、進入國企、進入大企業,真正想創新創業的人數比例很小。這是中國的特殊現象,解決這個特殊傾向,需要深化改革。我們要思考,如何能夠鼓勵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我建議,像改革開放之初建立特區吸收外資一樣,現在在各省區市能否建立創新創業“特區”,國家財政與其自己去投資,還不如設立一定的產業引導方向,提供一定的鼓勵措施,在2到3年的時間里,給予合乎基本要求的創業創新者免費的場地,免費的條件,免稅,免任何費用,提供財政補貼,扶持年輕人創新創業。即使有些年輕人創新創業不成功,讓他們去嘗試、去經歷失敗,也會對中國下一代的成長極其有利,尤其是可以改變中國傳統的官本位現象。
創新創業“特區”與現在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區別,應該比現在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要求更低,行業發展更寬,環境更自由。我們應該反省,在引進外資的同時,存在歧視內資的現象。民間資金受到太多的限制。同時普通人辦企業也非常困難,種種苛刻的限制讓人望而卻步。外資引進固然促進了中國的發展,但是,中國的原始型技術創新、中國的產業結構提升、中國的經濟發展質量只能靠中國人自己。所以,下一步的改革開放,是否把眼光放到中國人自己身上。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給點陽光就燦爛,關鍵是體制的束縛太多。放開普通人的手腳,不要只是施惠于國有企業、大型企業,應該扶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扶持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資歷、沒有任何積累的年輕人創業。我想,這樣一來,既能解決就業,又能創造新的中國企業文化,淡化當官本位意識。(方竹蘭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