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教的高三班共59位同學,5年前是45位同學,今年只有20幾位。照這樣發展下去,我們的飯碗恐怕都保不住了!”教師節前后,一些高中教師的擔憂不時傳到記者耳中。同時,細心的家長和學生也不難發現,不少高中的班級數“縮水”,教室“寬敞”了,老師“超員”了……不知不覺,滬上高中真正迎來了“小班化”。
-五年內本市初中畢業生減少45%
2003年,本市初中畢業生17.64萬人,升學率為98.32%,普通高中招生與職業技術學校招生之比為55.9:44.1;到2008年,初中畢業生數為9.66萬,升學率約為97.1%,普通高中與中職校錄取人數大體相當。也就是說,在過去五年時間中,上海地區的初中畢業生數減少45%。
與此相應,本市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數也從2003年的7.5萬名下降到4.8萬名左右,下降了26%。
【學校現狀】
一所高中三層樓面空置
一高中三層樓面空置、“師多生少”導致一些高中教師離開講臺、某高中班級數連續三年出現“幾何級數遞減”……據統計顯示,在過去五年中,上海地區的初中畢業生數減少45%。
“我們學校現在有三層樓面空著,1/3的教學資源基本閑置。”在某人口導入區,一所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老教師不無擔憂地向記者表示。過去,該校每個年級有14個班,而如今只有8個班,班級數減少近一半。在該區一所普通高中,兩年前高三年級共188人,今年只有120人,人數減少超過1/3。
學校也只好將閑置的教室“改裝”成選修課、社團活動等專用教室。雖然不少校長坦言,班級“縮水”了,教室“寬敞”了,實行“小班化”教學,認為其有利于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和全面發展,符合教育現代化要求,但背后也隱藏著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本市高中教育面臨生源短缺壓力。
教師“鐵飯碗”松動
“器材、設備的閑置還好處理,最讓學校頭疼的是教師結構性過剩問題。”一高中教師嘆氣說,學校已連續三年高一招8個班,“過去每年級11個班,三年減招就意味著要減掉9個班主任,這可是幾何級數的遞減!”這位老師說,以前,一個語文老師要承擔兩個班的教學任務,還嫌人手不夠。現在,一個語文組居然多出四、五位教師。“主科老師還好,原本就要靠幾個班級‘養活’的副科老師,這個‘鐵飯碗’看來端不住了!”
記者發現,為了解決結構性過剩問題,針對一些表現平平的教師,學校提前打好預防針,向其說明嚴峻形勢后,就不再與其續簽合同,老師們也只好“另謀出路”;有些學校則引入類似于“末位淘汰制”的人才流動機制,通過綜合考評淘汰一批教師;也有部分學校將過剩老師轉移至學校鏈的初中部。
在某人口導入區,多所學校都在兩三年內通過各種方式淘汰了10來名教師;全區僅有一所中學因特殊原因,暫不存在教師“超員”現象。
“一個老師的成熟期至少需9年。現在生源減少,學校不能隨便減員,幾年后高峰來臨時,到哪里再去找那么多成熟的老師?”對于一些學校減員的做法,一些教育專家在理解的同時又表示憂慮。
中職校生源五年下降26%
“生源短缺的壓力在職校則表現得更尖銳一些。”某中心城區一所職校的校長向記者嘆苦經,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數從2003年的7.5萬名下降到今年的4.8萬名左右,下降26%,普通高中面臨生源銳減壓力,可想而知,職業學校人數減少更多,對于本來發展就舉步維艱的職校而言,生源同步減少更讓中職教育“雪上加霜”。
這位校長說,去年該校招收580多位學生,鼎盛時期則招過700多位學生。“今年只招了400多人,據說明年的初中畢業生將跌入谷底,生源銳減是可以預見的。”最令校長頭疼的是,隨之而來的專業教師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問題。“這個矛盾從前年開始越來越厲害,我們明顯感到職業學校教師隊伍中,結構性矛盾日趨凸顯。”
校長舉例說,職校的教師專業性都很強,一旦報考美術的學生少了,美術老師出現過剩,又不能將其隨便換到別的專業,所以很頭疼。目前,學校也在積極轉變,幫助老師轉專業、改專業,或輸送到行業中去,再或是進修相關新專業。
為了解決以上矛盾,學校也在積極進行生源拓展,例如開發職后培訓,請企事業單位的員工來職校進行培訓,這樣也能解決一部分師資過剩的問題。另外,在政策范圍內招收成人中專學生,用來“消化”過剩的老師。另外,開發市場需求、有前瞻性的專業,鼓勵老師進修新專業,吸引初中畢業生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