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競爭激烈,其主要原因在于各中學教育資源分布嚴重不均衡,優質教育資源稀缺,而這在短期內并不能解決。小升初的政策多變,也讓孩子、家長無所適從——
推薦入學,有人歡喜有人憂
6月15日,剛剛參加完小學畢業考試的樂言,一臉興奮地在六年里見證自己成長的美麗校園里拍照留念,同時又在憧憬著即將到來的兩個月的暑假生活。
“我已經把時間表排滿啦,這個暑假好好放松一下,畢竟這一年都沒好好玩過。”
樂言有值得高興的理由,前幾天她接到海淀區某著名中學的錄取通知書,她和家長繃了一年的緊張的弦終于放松下來。
能夠進入這所中學,樂言的家長坦言是得益于今年北京市小升初的新政策———“推薦入學”。2008年北京小升初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推薦入學”是看點之一。樂言品學兼優,在小學六年里一直擔任班干部,還多次獲得演講、書法、作文等比賽獎項,因此她作為優秀學生進入了學校的升學推薦名單中。樂言填報了兩個志愿,終于被其中一所學校錄取。
在海淀區,和樂言相似,大約有1000名小學畢業生通過推薦入學收到了志愿中學的錄取通知書。與此同時,也有約500名推薦生“落榜”,將參加劃片大派位。據悉,在海淀、東城、西城等區縣,推薦派位的做法已經塵埃落定,入圍推薦派位的優秀生超過七成被正式錄取,在“落榜”的學生中,志愿填得少成為主因。
不過,能夠進入推薦名單的孩子只占少數,大多數小學畢業生還要通過電腦派位、劃片直升、對口升學等方式升入初中。北京小學初中入學工作意見于4月份公布,對比往年,今年的小升初在仍然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大原則下在六個方面做出調整。今年參加初中入學的學生約11.3萬人,本市戶籍學生為8.2萬人,比去年減少1萬人。
盡管人數有所減少,但是小升初競爭的殘酷程度比往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教育專家紛紛認為,小升初競爭激烈,其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市各中學教育資源分布嚴重不均衡,優質教育資源稀缺,而這在短期內并不能解決。
政策年年變,亂花迷人眼
今年以來,北京市教委已經叫停了數起小升初招生違規跨區流動和違規考試行為,這正是執行小升初2008年新政的結果。5月中旬,小升初特長生測試結束。6月中旬,推薦派位的名單也陸續公布。按照北京市教委的時間表,6月27日各初中上報按規定自行招生名單。7月6日前,區縣教委通知各中學初中入學分配結果,區縣教委將各初中校錄取的名單(分配名單+批準招生名單)下發。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2008年小升初也將落下帷幕。
2008年北京小升初在堅持免試就近入學的基礎上,政策出現六大變化,除了取消體改校和學科類實驗班兩種招生方式,特長生原則面向本區招生,推薦入學、綜合素質評價手冊成為今年招生的新看點。從目前來看,一系列新政策正在積極、有效地推行。
近幾年,北京市教委一直在推行小升初改革。2007年北京市教委規定小升初不得進行與入學掛鉤的考試,也不能把各類榮譽證書、競賽等級考試等作為錄取依據。新政策的出臺邁出小升初改革的可貴一步,然而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小升初的混亂局面。
2008年新政在2007年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調整,但是由于政策出臺較晚,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沒有明確的政策指引,虛假信息滿天飛,許多家長、孩子依然是“病急亂投醫”,等新政策出臺才發現白費了工夫。而小升初的擇校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遏制,一些重點中學依然在舉行內部培訓班,違規招生,隱性權力尋租行為也屢見不鮮。盡管2008年取消體改校和學科類試驗班,但是被人們所詬病的“共建班”依然沒有取消。
煞擇校風,呼喚均衡教育資源
有位教育專家坦言,等到家長們能在小升初時心平氣和地讓孩子就近入學,孩子們不再為各類考試和培訓疲憊不堪時,就可以說明小升初的改革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然而,目前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失衡是普遍現象,這也促使了擇校風的蔓延。專家指出,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下,想通過不允許考試、不讓用證書作錄取標準等遏制擇校,可謂困難重重。
政策下隱藏著“潛規則”通道,許多人在闖紅燈;一些中學不再舉辦公開考試,卻在寒假辦培訓班物色生源;打著名校旗號的培訓班應運而生等等。在一些家長看來,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各類證書的小升初選拔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讓孩子考各類證書、托關系擇校的現象依然存在,既有利益格局沒有明顯的改變。
專家指出,教育資源基本均衡化,是實現教育公平、遏制擇校熱的根本辦法。而實現教育資源基本均衡化,阻力來自于擇校熱中的既得利益者。因此,能否積極改革,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遏制擇校熱考驗著教育部門推進教育資源均衡化的決心。
此外,小升初的政策多變,甚至于每年都在變,區與區之間都有很大差別,讓孩子、家長無所適從。與此同時,政策出臺的時間多在春天,不少家長反映等到新政策出臺再考慮孩子升學問題為時已晚,甚至此前孩子所做的種種努力因為政策的改變而付之東流。
專家呼吁,教育部門在制定小升初政策時,也要考慮其明確性和穩定性,并且在新學期開始后盡快出臺,從而對小升初起到真正的指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