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職業價值觀比工作更重要
從曾經“矜貴”到如今不得不同樣面對就業壓力,期望和現實的落差讓研究生在求職過程中也出現了盲目自信、自我貶損等心態問題。有調查研究表明,在研究生求職中,心態問題是導致許多學生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主要原因。
“雖然研究生已經開始學會面對就業壓力,但就心態而言,還遠沒鍛煉得像本科生那般皮實。”中國農業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施鋼說。
施鋼分析,在幾年的磨礪下,本科生的心態已經較為平和,愿意從基層做起,與他人也容易相處。研究生群體雖然有所改變,但在擇業期望上都表現出心態的不成熟,比如就業去向過分集中于北京,就業觀念比較陳舊,期望值總體過高,不能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與就業市場狀況。
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讀研是為了躲避就業壓力,期望鍍金之后利于就業,但讀完研后發現就業更難了,甚至不如本科生;有些學生認為所讀的是熱門專業,卻發現社會需求早已過剩;有些學生則從讀研到求職都沒有想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期望與現實的落差、自身定位的模糊等因素都容易導致研究生的就業心態出現問題。
北京慧源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李玲表示,研究生在就業時容易出現以下幾種心態問題:一是覺得不值、后悔,抱怨自己當初考研的選擇,想象自己如果不考研會怎么樣,這些都是指向過去,不利于解決現實問題;二是在遭遇挫折時完全歸因于自己,有自我貶損的傾向,阻礙發掘自我;三是抱怨社會、人生不公平,甚至產生仇恨、憤怒的消極心態。
李玲同時提醒說,對研究生求職者而言,產生這些心態都很正常,并不意味著就是弱者,關鍵在于能不能夠積極地進行心態調整,認清自身的價值。
- 心理指導
案例1 “優秀”碩士求職接連碰壁
一堆獲獎證書加學生干部的經歷,傳播學系的沈黎覺得自己已經很優秀了,卻在找工作時接連碰壁。數次打擊之后,沈黎和幾個研究生同學常常用“愿讀服輸”進行自我安慰,可每個人心里多多少少都在后悔,不知這個碩士讀得到底值不值。
“這么大年紀還是個學生,還要花父母的錢,用人單位開出的薪水都徘徊在3000元以下,男朋友也沒有著落。”有時沈黎不禁想,如果當年自己不考研,肯定也能進本省那家報社,說不定已經成業務骨干了。
【專家分析】
學會從企業角度考量自身能力
●李玲,北京慧源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
經常會有研究生在咨詢時表示,自己這么優秀為什么用人單位不要。這些人的問題關鍵在于習慣于用證書、成績、學生干部等考量學生的標準來衡量自己,而沒有學會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自己的資質、水平、能力等,沒有把自己當成準職業人來培養。
此外,許多研究生期望值很高,月薪低于期望值就不愿接受,但越不愿意從事到實際的工作中,自我價值就越難確定,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對女研究生而言,她們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在找工作時,她們會考慮以后的家庭,會覺得自己發展生涯就短短幾年,因而更擔心所選職業今后發展的好壞等。
同時,社會角色對女研究生的期望值要高于其他女生,因而女研究生少了像其他女性那樣隨意發泄的渠道。愛面子的心理也會增加女研究生的負擔,比如不好意思跟別人傾訴,會跟本科同學攀比等。
案例2 盲目深造就業依舊困難
A同學是化學專業的學生,碩士畢業后發現只有一些城郊地區的化工廠招收對口專業人才。小A覺得雖然待遇不低但從業環境和社會聲譽都不理想,無奈之下選擇考博深造。3年后,小A博士畢業,發現就業形勢反倒不如3年前。相比學校里那些讀金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本科學歷就能找到還不錯的工作,小A感到更加挫敗,甚至自我否定。
【專家分析】
要認識到挫敗其實是普通事
●劉海驊,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心理咨詢師
小A感到落寞、挫敗、甚至自我否定。這屬于情緒層面的反應,這種情緒在當下面臨就業的畢業生群體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在意他人的評價、容易進行社會比較、對自我預期太高等各種原因,當現實狀況與理想狀態產生落差時,就會導致種種心理落寞或焦慮情緒。
建議小A這樣的畢業生,可以從認知和情緒狀態層面來調節。多跟別人交流,尤其是和自己有一樣情況的人,你會發現你所認為的挫敗其實是普遍的事情。此外,多做一些戶外運動,瑜伽、太極拳、聽音樂等也有助于緩解焦慮。
本報記者 張凌凌 繆晨霞
本版攝影 本報記者 秦斌
|